111教学测量与评价.ppt

111教学测量与评价.ppt

ID:48720359

大小:197.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1-20

111教学测量与评价.ppt_第1页
111教学测量与评价.ppt_第2页
111教学测量与评价.ppt_第3页
111教学测量与评价.ppt_第4页
111教学测量与评价.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111教学测量与评价.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物理测验的评价1.测验与评价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学生通过测验所得的分数称为原始分数。要客观地评价学生成绩,评价测验和测验题的质量,就必须对原始分数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解释。(1)次数分布表与频率分布表①次数分布表:测验结束后,将各分数段和人数列表统计。这样的统计表就是简单的次数分布表,这种分数在各个分数段的散布情况叫做次数分布。②频率分布表:所谓频率即某一分数段上的人数所占总人数的比例。将各分数段和每一分数段上的人数所占总人数的比例列表统计。(2)集中量数和差异量数频率分布表描述了分数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即这批考生的一般成绩如何,成绩差

2、异有多大。①集中量数:描述分数向某点集中的趋势的量数称为集中量数。在教学测量中最常用的集中量数是平均分数。平均分数的计算公式如下:ˉX=∑Xi/N。如果被测人数很多,可用次数分布来计算平均分数:ˉX=(f1Xc1+f2Xc2+…+fNXcN)/N=∑fiXci/N。式中fi代表第i个分数段的人数;Xci代表第i个分数段的组中值。②差异量数:差异量数是用来描述分数的离散程度。差异量数包括:全距、平均差以及标准差等。a.全距(R):全距(R):表示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差。R=Xmax-Xmin。全距只能反映差异的大致情况。b.平均差

3、(AD):离均差(x):每个变量(例如每个人的分数)与平均数的差。即:x=X-ˉX。平均差(AD):各个变量的离均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即:AD=(∣X1-ˉX∣+∣X2-ˉX∣+…+∣XN-ˉX∣)/N=∑∣xi∣/N。c.标准差(S):标准差(S):将各个离均差的平方取平均值再开方,所得的数值叫做标准差。即:S=(∑x2/N)1/2。如果直接利用原始分数计算,则:S=[∑X2/N-(∑X/N)2]1/2。(3)相关二列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叫做相关。如果一列变量变动时,另一列变量也发生变动,而且变动的方向相同,则这两列变量是正相关。如果

4、一列变量变动时,另一列变量也发生变动,而且变动的方向相反,则这两列变量是负相关。两次物理测验是负相关,说明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极差,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测验是完全不可信的,即信度极低。两列变量X、Y之间的相关程度,用相关系数r表示。相关系数的计算分式为:r=∑xy/(NSxSy),式中x、y是变量X、Y的离均差x=X-ˉX、y=Y-ˉY;Sx、Sy是变量X、Y的标准差,即:Sx=(∑x2/N)1/2=[∑X2/N-(∑X/N)2]1/2,Sy=(∑y2/N)1/2=[∑Y2/N-(∑Y/N)2]1/2。如果用原始分数来表示,相关系数的计

5、算公式可写成:r=(N∑XY-∑X∑Y)/{[N∑X2-(∑X)2]1/2•[N∑Y2-(∑Y)2]1/2}。应当指出:相关系数的计算,N应在30以上。2.物理测验的评价科学地评价考试质量,主要反映在四项指标上: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1)信度:信度是测验的可靠性指标,它反映测量的稳定性程度。具体地说,是指两次测验关联的程度。某一次测验的信度怎样计算呢?通常是将一次测验的试卷,等值地分成两半,相当于两份试卷,即相当于两次测验。这样,前一半的分数,以变量X表示,后一半的分数以变量Y表示。计算出相关系数r,r=(N∑XY-∑X∑Y)/{

6、[N∑X2-(∑X)2]1/2•[N∑Y2-(∑Y)2]1/2},再根据公式:rXX=2r/(1+r)计算出rXX的数值。rXX的数值就是信度的数值。信度值在0.8以上为基本合格。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有:①评分的随意性。要尽量排除主观随机因素,最好是客观评分。②题量(在教育测量学中叫做测量的长度)。某次测验的题量多,信度就高。如果某次测验的题目数量较少,信度rXX低。为了提高信度,使其达到rKK,则应增大题量。设增加后的总题量与原题量的比值为K,则有:K=rKK(1-rXX)/[rXX(1-rKK)]。例如,某次测验的信度rXX=0.64

7、,为了提高信度,使其达到rKK=0.80,则K=2.25。如果原题量为12个,则应增到27个题目。(2)效度:效度是测验的准确性指标。要保证测验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应当编制测验。编制测验时要列出双向细目表,然后进行分析:①试卷内容的覆盖面如何?②各级行为目标所占的分数比例是否恰当?③各个题目的内容是否合理?是否与要求相符?(3)难度:难度是指每个试题的难易程度。对于选择题来说,以被测者答对(或通过)某个题目的人数(R)与总人数(N)的比值,作为该题目的难度数值(P)。则:P=R/N。应当指出的是,P值越大,说明难度越小。难度H定义为:H

8、=1-R/N。H值越大,难度就越大。对于一般非选择型题目,可用某个题目所得的平均分数ˉX与该题满分X满的比值,来计算难度的数值。即:难度值P=ˉX/X满,或难度H=1-ˉX/X满。难度值P在0.4~0.6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