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教学设计刘秀红.doc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刘秀红.doc

ID:48698486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7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刘秀红.doc_第1页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刘秀红.doc_第2页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刘秀红.doc_第3页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刘秀红.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刘秀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语言两则亡羊补牢一、教材分析:1、特点:(1)《亡羊补牢》是一篇寓言。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写养羊的人一只羊被狼叼走了。第二部分是2、3、4自然段,写了街坊劝他,他不听,结果羊又少了一只。第三部分是第5自然段,写了他把羊圈修好了,他的羊再也没丢过。文章通过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借事喻理。语言通俗浅显。2.教学重点:2、3、4自然段的学习。3.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寓言中蕴含的道理。二、教学思路:指导学生运用析因果明道理的方法来学习课文。三、教什么练什么:1、教学生认识寓言这种体裁。2、练习复述课文。四、教

2、学目标:1、学会《亡羊补牢》这则寓言的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圈”的读音,“街”、“窟窿”、等字的字形及书写。2、能用自己的话将《亡羊补牢》这则寓言讲出来。3、通过阅读课文能够使学生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4、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教学过程:一、讲授寓言这种文体1、引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寓言两则?(板书:寓言两则)2、讲授什么是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讲道理。寓言就是寓深刻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具有劝喻的意味。二、学习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1、解题(1)今

3、天我们先学习《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板书:亡羊补牢)看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2)理解题意:“亡羊补牢”是个成语,“亡”是什么意思?“牢”是什么意思?(学生查字典初步感知“亡”、“牢”的意思)你能用一句完整话说一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羊丢失了,修补羊圈)2、初读课文,整体感悟,了解文中的内容梗概(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识字情况:出示课件(3)再读课文(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则寓言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4)请同学们看看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在写事情的起因?哪几个自然段在写经过?哪几个自然段在写结果?试着把它们分在一个部分里。想想每

4、部分写了什么?(5)交流汇报: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部分写的是什么?(老师板书:起因()经过()结果()指名说说怎么分的,每部分写的是什么?(老师同时板书每部分内容)老师板书:起因(1):羊圈破了,狼叼走了一只羊。亡羊补牢经过(2、3、4):养羊人不听街坊劝告,羊又被狼叼走了。为时不晚结果(5):养羊人接受劝告,修补羊圈,羊再也没有丢过。这则寓言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你看着板书说一说。5、让学生熟读课文,为复述课文做准备。6、复述课文:(1)老师示范(2)学生自己练习(3)同桌互听(4)指名复述7、析因果: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他的羊再也没丢过?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明

5、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老师小结:《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建议,认真改正,就不算晚。三、延伸与拓展:1、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看法。(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我们从生活中的事情,也确实得到了启发,我们也就达到学习的目的了。四、书写生字1、难字指导书写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窟窿:这两个是形声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2、学生在练字本上写字。老师巡视指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