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的险_教案1.doc

华山的险_教案1.doc

ID:48672051

大小:4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7

华山的险_教案1.doc_第1页
华山的险_教案1.doc_第2页
华山的险_教案1.doc_第3页
华山的险_教案1.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华山的险_教案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华山的险课时安排2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山的险峻。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山的险峻。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运用想象读、比较读等朗读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华山的险峻。教学难点从关键词中体会华山的险峻。教学关键从关键词中体会华山的险峻。体会作者登上华山的心境。教学准备1.收集华山的文字以及图片资料。2.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环节设计修改意见【第一课时】一、介绍华山,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华山”:同学们,华山是中国的五岳之一,你们

2、对华山了解多少呢?(学生展示有关资料)2.教师小结,共享资源。五岳之中,华山以险著称,登山之路蜿蜒曲折,长达12公里,到处都是悬崖绝壁,所以有“自古华山一条道”之说。3.教师:今天,我们就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华山的险峻。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渎课文。(1)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掌握它们的认读和书写。(2)说说各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3)画出让你感受到华山险峻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2.检查生字新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教师强调要点。4/4(1)教师再出示

3、这些词语卡片,学生在读中巩固。1.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自渎课文的情况,其他评议。2.指名说说课文各个自然段的意思。第1自然段:华山的险吸引了许多游客。第2自然段:华山的路及山崖的险。第3自然段:华山“苍龙岭”的险。第4自然段:登上华山的感受。3.再读课文,在读中巩固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一、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其他学生划出这一自然段作者所描绘的景物名称。2.指名反馈。3.引导自由、仔细地读描写峭壁和山路的句子,说说你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山路以及峭壁的险峻。4.集体反馈,理解感悟,指

4、导朗读。(1)“偶一抬头,往高处望去,只见峭壁林立,横空出世,山路夹在逢间。”(2)“天空在这峰林争雄的世界里,似乎也龟缩成了一条线,瘦瘦的,直直的,失去了那浩大的气派。”(3)“上到毛女洞,山路便开始了大幅度的变形,左拐右弯,蜿蜒蛇行。”5.教师小结:还未登上华山,一路就见到了华山的险峻,山崖林立,气势磅礴。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华山之险堪称天下之险,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1.抄词语两遍。2.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3.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教学过程环节设计修改意见4/4【第二课

5、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集体认读,巩固认知和书写。2.听写词语。3.大家一起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教师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通过华山的山崖及山路感受了华山的险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从文中对“苍龙岭”以及登山人的描写中体会华山的险峻。二、品读课文,感悟险峻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山峦以及游人的部分。2.指名反馈。3.指名读该段描写山峦的部分,其他的同学划出让你感到华山险峻的句子,做上记号。4.反馈词句,品读感悟。(1)“瞧,在深深的山坳里崛起的一条狭而长的山脊,远

6、看似一条绳子从天上斜斜地横放下来,那就是“苍龙岭”。①集体一起朗读句子。②指名反馈:你们是怎么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华山的险峻的呢?③出示挂图,让学生在看图中感知“苍龙岭”的险。④指导学生抓住比喻句,读出“苍龙岭”的磅礴气势。(2)“它左右两旁的沟壑深不见底,山风夹攻上来,全无遮掩,呼呼大作,似有千军万马在厮杀。”①引导学生想象沟壑深不见底的景色,体会恐惧。②读句子“山风夹攻上来,全无遮掩,呼呼大作,似有千军万马在厮杀”。③指名说一说千军万马在厮杀时候的情景。④作者在这里,把“山风夹攻上来,全无遮掩,呼呼大作”的景

7、象比作“千军万马在厮杀”的场面,写出了什么?5.大家一起朗读描写游人的部分。6.指名说一说:你从描写游人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华山的险峻?7.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有感情得读一读。三、学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心境4/41.教师导读。2.找出直接体现人们登上山顶后的心境的句子。3.教师:此时,人们对华山的惧怕以及登上华山的疲倦为什么都消失了呢?四、总结全文,感情朗读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3.选用课时作业设计。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