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630511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6
《课堂生成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改提出,课堂教学不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授受过程,而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而这种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因此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方面。随着教师们的教育理念水平的提高,大家已逐渐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体验、发现的过程,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也就有了课堂的“生成”。如何根据课堂上的
2、各种资源,灵活调整教学活动,使课堂具有活力。因此,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案例描述:下面是我在上1—6的乘法口诀复习课的一个教学片段。在对乘法口诀表整理后,进行练习一、口算比赛(略)二、写出得数是6、12 、4的乘法口诀,并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1、指名六位学生板演,两人合作完成一道题,其余学生随练。2、在学生完成之后,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评价,得到如下板书:6 12 4二三得六 一六得六 三四十二 二六十二 二二得四 一四得四2×3﹦6
3、 1×6﹦6 3×4﹦12 2×6﹦12 2×2﹦4 1×4﹦43×2﹦6 6×1﹦6 4×3﹦12 6×2﹦12 4×1﹦4√☆ √☆☆☆ √☆ √☆ √☆☆☆ √☆师:我们现在一起来看黑板,有问题要问吗?生1:老师,第5题只写了一个算式,怎么给3颗☆?师:请问小老师,为什么给3颗☆?生2:因为这一题只要写一个算式就可以,×××同学字又写的漂亮,所以给3颗☆。生3:老师,×××同学也写的漂亮,所以我也给3颗☆。生4:老师,我还能根据黑板上写的提出数学问题。(我一愣,随即把问题抛给学生。
4、)师:仔细观察,你能根据黑板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生(非常整齐说):能。师:那先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学生不待我说,就自行练习了,随后很快就举起小手)生:我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几句口诀?1×6﹦6(句)表示有6个1。生:还有一个算式:6×1﹦6(句)也表示有6个1。生:我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几个算式?2×5+1﹦11(个)生:还有一种算法:2×6-1﹦11(个)生:还可以这样算:6+5﹦11(个)因为上面有6个算式,下面有5个算式,合起来就是11个。生:我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几颗☆?1+3+1+1+3+1﹦10(颗)生:太麻烦了,还可以这样算:1×
5、4+3+3﹦10(颗)生:我的更简单,2×3+4﹦10(颗)生:还有一种算法:1×6+4﹦10(颗)我把每个人都看成1颗,再加上剩下的4颗生:我还有一种算法:3×6-8﹦10(颗),我把每个人都看成3颗,再减去多加的数。……师:小朋友真会思考,根据黑板上的信息,不仅提出了问题,还想出了许多解法。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就会发现身边有许多的数学问题。还有许多数学问题,课后再继续提吧。案例反思:在练习这部分内容中,我原本的设计是四道题:1、口算。2、看得数写口诀并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3、看图列式计算。4、根据所给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让学生一层层进行练习。但在实际
6、教学中,学生的板书和发言给了我启示,我于是顺水推舟,完成了整节课的练习。在课后的练习中,学生生成了更多精彩的问题和计算方法。使本节课的目标完成更好。通过教学实践,使我对课堂的动态生成有了更深的认识。1、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我们的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这意味着课堂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但教师不可能让学生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加学习,应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发挥教学机智,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生成”,灵活调整教学活动。2、注重学生发展。恰当的利用课堂上的各种动态生成资源,是遵循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因为它是学生在自
7、我深入的思考后得出的,学生乐于接受,投入更多,兴趣更浓。例如:在这节课中,学生在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使学生体验到提出好问题与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鼓励。这样的练习比起老师一题一题让学生去做要好得多。叶澜教授曾经做过这样精辟的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同构共建,融为一体,这要求我们应当为生成去寻求灵活的预设,让预设去促进有效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