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导学案.doc

伤仲永导学案.doc

ID:48608437

大小:1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伤仲永导学案.doc_第1页
伤仲永导学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伤仲永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伤仲永》导学案一、作家作品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1、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2、读准字音仲隶尝啼焉邑扳谒称泯矣耶3、结合课后注释译文,疏通文意4、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1、“即书诗四句”:名词活用为动词,写。2、“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3、“邑人奇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4、“稍稍宾客其父”: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5、“父利其然也”: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二、归纳文章的段意第一段:写方仲永才华初露时的情形。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终于成为普通人。第三段:议论虽有先天的聪明,但后天的学习更重要三、熟读课文研讨与思考:1、作者为什么哀伤仲永?哀伤仲永这个幼小天资聪明的神童由于没有学习,以致成年后竟成为默默无闻的庸人。2、开篇交代仲永的籍贯、身份、姓名、家世有什么作用?衬托方仲永非凡的天资。一个没有家学背景的人,生而

3、知之,更见其天资非凡。也暗示下文其父“不使学”的原因。3、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4、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二阶段:少年时才能衰退。三阶段:青年后变成平庸之人。5、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6、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

4、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幼年阶段详写。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7、《伤仲永》究竟为谁而“伤”?说说你的理解。仲永:天资过人,却“泯然众人”,丧失成长的自主权;仲永之父:为名利所困,不使学邑人:吹捧、趋之若鹜的不良心态。2课堂达标检测1、根据课文解释加横线的词语A.世隶耕(属于)B.未尝识书具(曾经)C.即书诗四句(写)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赡养

5、)(团结)(内容)E.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求取)F.从先人还家(跟从)G.贤于材人远矣(比……优秀)2、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A.忽啼求之(书具)B.借旁近与之(方仲永)C.邑人奇之(这件事)D.或以钱币乞之(方仲永写的诗)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稍稍宾客其父。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2.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4、一词多义即书诗四句:动词,书写乡书何入达:名词,信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贤于材人远矣:动词,胜过,超过如此其贤也:形容词,有才能的并自为其名:名词,名字不可名状:动词,说出,指出其文

6、理皆有可观者:动词,观看,欣赏作青云白鹤观:名词,景观5、词语活用现象父异焉(感到诧异)邑人奇之(感到惊奇)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可图)6、方仲永由天资过人沦为“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7、作者对仲永一事有何看法?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受之天”——人的天资“受之人”——人的后天学习和教育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这段话论说事理,步步推进,辨明了“受之天”与“受之人”了了的关

7、系,指出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子才是至关重要的。8、《伤仲永》究竟为谁而“伤”?说说你的理解。仲永:天资过人,却“泯然众人”,丧失成长的自主权仲永之父:为名利所困,不使学邑人:吹捧、趋之若鹜的不良心态。他山之石:考考你的记忆:名言警句生之有神,也得育之有方,否则大器难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活到老,学到老”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