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认识》生成案例.doc

《分数的认识》生成案例.doc

ID:48597577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分数的认识》生成案例.doc_第1页
《分数的认识》生成案例.doc_第2页
《分数的认识》生成案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分数的认识》生成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数的认识》生成案例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以“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等标准来形容一堂好课。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一方面是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即“预设”;一方面是实际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即“生成”。如何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成了我们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只有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平衡,才能较好地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应该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教学艺术。以下谈谈如何正确处理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预设”经常被人认为给学生挖一个陷阱,等着孩子往里跳。筐住了学生的思

2、维。其实这是对预设的一种误解。没有预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所以如何准确地预设将直接影响着“生成”。在新课程理念下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它要求预设能真正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机会,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立体式互动中促使师生同成长共发展。      课例:北师大三年级分数的认识,理解平均分产生分数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尝试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师:拿出你准备的图形,把图形任意折一折,用直尺和彩笔沿折痕画一条线,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阴影。  学生操作,

3、师选几个图形贴在黑板上  师:谁能把这些图形分分类?  生1:按形状分。  生2:按大小分 生3:按有没有平均分来分。  这正是我预设到的,但我并没有立即喜形于色。  师:你怎么知道图形有没有平均分?  生3:把这些图形分别对折就知道有没有平均分。  于是我动手验证了他的说法,并把图形分成了两类。 师:把图形平均分成两份,那阴影部分用什么表示? 生:用1/2表示。  师:那另一类图形的阴影部分能用1/2表示吗?为什么? 生:(争先恐后)因为图形没有平均分,所以不能用1/2表示。     生: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通过刚才的操作学生很自然的理解了平均分产生分数,也为

4、理解分数的意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鼓励儿童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去经历学习过程,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和重建数学知识,这就是实现“再创造”(即生成)。作为数学老师,必须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正确处理好两者间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因势利导,达成预设,促其生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在精心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动态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努力达成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平衡,让动态生成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绽放教学的精彩。好的预设与生成,犹如一次美丽的邂逅,教师则是幕后策划者。要真正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这间的关系,绝非一件轻松的事。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努力才能正

5、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