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577199
大小:1.16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1-23
《教材深度解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材深度解读的策略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孙国春2015.11.17一、教材解读深度缺失的案例案例1: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第一步,情境导入;第二步,思考判断;第三步,操作验证。按照上述步骤操作,经常会出现正、反面朝上次数相距甚远的极端情况,令教师陷入窘境。抛掷硬币随机模型的含义第一,因硬币两面是均匀的,正面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各占一半;第二,在最初有限次抛掷中,正面和反面朝上次数都是随机的,可能差不多,也可能差很多;第三,当抛掷次数无限增大时,两面朝上次数非常接近的可能性很大;第四,当抛掷次数足够大时,两面朝上次数相差较大的可能性很小,但并不意味着极端结果一定可以避免,即一
2、切皆有可能。案例2:间隔排列常见解读:如果两端物体不同,则这两种物体个数相等;如果两端物体相同,则处在两端的那种物体比另一种物体个数多1。第一步,观察间隔排列,猜测个数关系。(1)□○□○□○□○□○□○□○□(2)□○□○□○□○□○□○□○□○□○第二步,数一数,说出个数关系。第三步,观察两端物体,想一想,两种物体合适相等?何时差1?一一间隔排列的内部结构分析一一间隔排列物体个数关系的重新解读当物体总数为双数时,两种物体刚好全部配对,这时两种物体个数相等;物体总数为单数时,逐次配对后还落下1个物体,这时两种物体个数相差1,排在两端的那种物体个数比另一种物体多1。改进设
3、计:第一步,猜测个数关系;第二步,点数物体个数,得出两种情况;第三步,对应配对,发现结论。二、教材解读深度缺失的原因1.重“专家解读”、轻“自己解读”,造成对课标精神的偏读2.重“教参阅读”、轻“教材阅读”,造成对教材意义的浅读3.重“教法研究”、轻“内容研究”,造成对数学知识的误读4.重“学科价值”、轻“教育价值”,造成对课程功能的漏读对课标精神偏读举例新旧课标总目标方面的变化:“从‘双基’到‘四基’、从‘一能’到‘两能’”(过度解读)新旧课标数学教学观的变化:从“重学轻教”修正为“学教统一”(认识不够)重“教参”轻“教材”造成教材浅读的理由其一,教参不能完全反映教材客
4、观上蕴含的丰富意蕴;不认真研读教材,就不能把握教材的全部内涵。其二,教材不是供传授的经典,只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不与教材对话,就不可能发现它与课标之间的差距。其三,教材不可能完全符合每一所学校实际、不可能即时吸纳最新成果和经验;不与教材展开持续对话,就不能使之成为适合学习者的班级课程、紧跟体现时代脉搏的先进课程。新旧课标学科知识观的变化旧课标的“过程数学观”认为,数学是人类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强调以建构主体直接经验为主的数学学习观。新课标的“科学数学观”认为,数学是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注重“以接受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数学学习观。新课标的课程内容观总体要求:“要反映社会的
5、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基本构成:“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选择标准:“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组织方式: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直观与抽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呈现形态:“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数学课程内具的教育因子乐于探索的高级情感崇尚真理的价值取向严谨务实的行事态度以简驭繁的思维品质愈挫愈奋的坚强意志三、教材深度解读的策略1.分析比较新旧版本,把握课标观念变化。2.研读课本符号信息,领会编者设计意图。3.抓住教学核心知识,把握对象本质属性。4.研究学科内在逻辑
6、,揭示数学本原思想。5.探访课程意义领域,挖掘生命教育元素。教学小节的呈现形态起始情境;导学式问题;学生活动方式提示;学生的可能答案(通常用框线标记);讨论概括新知;课内外训练。研读课本符号信息的步骤第一步,从整体上了解教学小节内容的基本构成。第二步,从局部上揣摩每一部分编写意图。第三步,从整体上分析各组成部分的转承关系。案例1: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画平行线时为什么要用直尺作为轨道?平行概念的解读学生对平行概念最初的直观认识:如果两线中间地带粗细一致,那么两线平行;如果两线中间地带有粗有细,那么两线不平行。学生头脑中存储的原初平行模型:两线之间宽度处处相等。用移动三角板直角
7、边的办法画平行线要求其上各点移动距离处处相等。移动的窗户案例2:24时计时法的学习难点1.在普通常计时法的条件下,计算上午指定时刻与下午指定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2.两种计时法所表示时刻数之间的换算。案例2小数认识中的疑点小数的引入是因为已经先在地存在还是源自人类认识世界的需要?为什么规定相邻数位的进率为10?为什么小数部分各个数位要分别称为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呢?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先认识整数再认识小数。人类认识整数,总体从小到大(零例外)。人类认识小数时,遵循从大到小的顺序。为了表示零头,需要引进比整数最小计数单位“一”更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