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案例王春梅.doc

读懂学生——案例王春梅.doc

ID:48576345

大小:2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读懂学生——案例王春梅.doc_第1页
读懂学生——案例王春梅.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读懂学生——案例王春梅.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师,我不敢~”——“掌握算法”是前进的勇气。第一部分:案例描述:课堂上在“数形结合”思想的指导下,学生们理解了笔算除法过程中每一步的算理,开始做练习了,我出了一道605÷5的算式,孩子们拿起笔快速地计算起来,不一会儿,班上几个学生就已做好,并要求让我过目加以肯定,当然正确率也是在我意料之中的。在我给先做完的孩子判题时,不时的关注着其他的孩子,只见孩子们有的边抬头看板书的例题边计算,有的举着本在请教周围做完的同学,还有的做完第一步后在那里停滞不前了。咦?这是怎么回事?于是,我走到一个急得直挠头的孩子面前,看了看他的算式,他只写了第一步百位上的6除以5商1写在百位上,

2、分走的5写在6下面,6减5等于1,他发现我走过来以后更加紧张地自言自语说:“怎们办呀?怎么办呀……”于是,我蹲下身子,在孩子的身旁先看了看他做的题说:“你做对了,接着做呀。”可孩子却更加紧张了,用笔在本子的上空乱画,还不停地说:“怎么办?我不敢……?”“不敢?孩子到底不干什么?他为什么不敢……”一系列的问题让我的头脑快速地飞转着,我边思考边安慰孩子:“别着急,老师帮你,你不敢干什么?”孩子说:“我不敢写了,再写就长了……”噢,我明白了,孩子一定是对新学的多步的笔算除法的形式没有接受,这与原来学习过的用口诀一步就解决的笔算除法的样子不同了,需要除三次,写三层,算式就会变

3、得很长。除此之外,孩子对于笔算除法的算法还没有记熟,因此在突遇变式后不知所措。第二部分案例分析:上面的案例是我们在计算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通过学习与培训,老师们都能够在计算教学中抓住理解算理这条主干进行教学,而孩子们也能够理解计算中的算理,而对于算法的掌握一般都是通过不断地反复做题才能达到掌握的目的。上面案例中的孩子代表着一个群体,这部分孩子大多能在课堂上能听懂算理,明白算法,但对于算法不能很快当堂牢固地掌握,这直接影响新课后的跟进练习的正确率,而对于中等偏下的学生,由于计算方法没有掌握好,在做作业时就会错误的做下去,以至形成错误的印象,如果纠正不及时,形成错误定

4、势就更加麻烦了。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不但要重算理的理解,还要重点的将算法植根于孩子的心中。第三部分案例反思:通过对上面案例的反思,我深刻的认识到算法的掌握与算理的理解同样的重要,都应该放在同样的重要位置上,多花时间让学生来理解与掌握。然而,我们的课堂只有四十分钟,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两件重要的事情呢?首先,从算理与算法的特点来看,“理”是要说才能透,因此,课堂上的交流是不可缺少的,时间是要充分的。而“法”是以“巧”和“精”为优势的,只要给学生“巧而精”的几个字方法,方便孩子理解,方便孩子记忆,让孩子在独立练习时能有法可依,不至于手足无措。因此,在读懂孩子们对笔算除

5、法的算法记忆有问题时,我及时调整教学,与孩子们一起梳理出了笔算除法的要诀:“除乘减”是基本法,一人不够两人来,不够商“1”零占位。有了这三句话作为抓手,孩子们计算起来就有了前进的勇气。我又回访了之前说“老师,我不敢”的那个孩子:“有了这三句话现在觉得怎么样?”孩子高兴地说:“这回不害怕了!”看着孩子的笑脸,我也笑了,这笑中既有为孩子们掌握了知识的欣慰,也有自己能够悟到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解决“理”与“法”同等重要矛盾体而高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