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541782
大小:1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5
《钟银艳巧设疑点,创设学习氛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巧设疑点,创设学习氛围博罗县石湾中心小学钟银艳巧设疑点,创设学习氛围博罗县石湾中心小学钟银艳内容摘要:本文能从“巧设疑点,创设学习氛围;正确评价,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思考,解决学生的疑问”。从而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内在的活动积极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质疑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关键词:寻找疑点巧设疑点提高质疑能力在当今社会中,由于知识、信息量的不断增加,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对于当代人来说,更需要的是走自主创新的学习之路,而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对于当代教育来说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古人云:“学者有疑,小
2、疑,则大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这个质疑、解疑的过程,就是提高、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通过内在的活动积极思维,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质疑能力,对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质疑,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据自己现有的学习能力,提出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来说,提出的问题也各有层次。现代的教学,要求教师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做学习的主人,享受做学习主人的乐趣。现在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从根本上提
3、高他们的质疑能力,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引导寻找疑点,启迪思维的灵活性。“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有疑问,才要去学习,去思维。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迪学习积极思维,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引导学生存疑、生疑,学会质疑。我常采用以下这些方法,引导学生存疑、生疑、质疑。1.设问式引疑。就是教师在知识的关键处或需要加深认识的地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如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认识后的练习课中,我做出横截的手势设问:把一个长(正)方体横截一刀后,它的面与原来比,有什么变化吗?如果截两刀呢?这里有没有规律可找?引导学生从满足再次
4、产生疑问。然后使学生得出每截一刀,增加两个面的规律。设问式引疑,能激发学生观察思索,寻求新的发现。2.自学式引疑。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上的例题,找出自己看不懂的地方,想不出的原因,激发学生形成渴求新知识的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时,我先出示一幅学生在运动场上运动的场面,让学生通过看图发现图片上运动人数与分数有关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并自学课本的内容,再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最后有存疑、生疑,就会迫切需要释疑,从而就会积极投入到下阶段的进一步学习中去了。3.悬念式引疑。就是教师在知识的重点处设置悬念,让学生存疑、生疑,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
5、围。如在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在学习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复习引入时学生已发现看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是不能光看个位上的数字的,因为个位上是0~9的都有可能被3整除的,那么该怎么看呢?这时学生已经存疑。然后我就设置悬念,让学生任意出一个数,不管是几位数,老师都能一下子看出能否被3整除。于是学生出数,我答并再验证,这时学生的悬念更加深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到底是什么呢?迫切需要解疑。于是整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得扎实,又学得活泼。二、巧设疑点,主动参与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有疑开始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
6、到“这是我想出来的!”巧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第一,在知识的连接上巧设疑点,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识结构的形成。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出示1/2+1/3=2/5和1/2+1/3=3/6+2/6=5/6两种做法,让学生判断哪种算法正确,并说明为什么?接着让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第一个解法是错误的,是受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旧知固定点)的影响,因为分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相加;第二个解法才是正确的,化成相同单位的分数后才能相加。第二,在新知的重点处巧设疑点。如,上述教学内容的重点处是分母不同的分数
7、能否直接相加。第三,在回答问题的“卡壳处”巧设疑点。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可以用一道变式题加深学生的理解。“2/5这个比的前项加上4,要使比值不变,它的后项要加上几?”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要加上4”;有的学生的思维可能会出现“卡壳”。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至少要完成两个转化:一是转加为乘(即比的前项加上4等于6,就相当于把比的前项乘以3);二是转乘为加(比的后项乘以3得15,15比原来的5多10,故比的后项要增加10)。要实现这两个转化,我这样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