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525661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5
《G02高中语文二年级单元备课策略示例:高中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2案例解析5单元内各课教学建议和相应教学难点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此情可待成追忆》单元内各课教学建议和相应教学难点的教学设计南通一中薛海兵、李敏、徐冬梅、周烨一、《陈情表》教学建议本文应当依据单元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通过文本研习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文本研习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文本个性,然后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品评、咀嚼和鉴赏文本。通过本文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对古代散文的鉴赏能力和鉴赏品味。《陈情表》从文本体裁看,实质上是一篇书信对话体文章。它有事实上存在的对话对象即晋武帝,虽然在文本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对话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能抓住文本的对话特质做好教学设计,这是这篇文章研习与教学设计的关键。李密的对话艺术主要
2、表现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和以诚示人,这是学习李密对话或谈判艺术的重点。为了顺利实施对话教学,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谈判艺术,譬如本文涉及到的真情原则、真理原则和真诚原则,此外退让原则和互惠原则等,要让学生基本理解谈判的要义在于双方在退让中实现自身目的。文本研习的重要方法是文本细读,文本细读建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生对西晋王朝逼迫李密入朝为官的来龙去脉有所理解之后,要将重点放在关于李密如何争取自己的权利实现自己的目的的文字研读上。引导学生诵读有关文本内容,大致了解每段文本的先叙西晋王朝作为后续作者自己困境的基本写法。引导学生从对话双方两条线出发,将文本前后相关内容连贯起来
3、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语言表达的关键处、细微处、矛盾处、闪光处等重要部位,深入挖掘它们对于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通过文本细读,学生得出的李密形象会超越传统的孝子形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辩证看待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了帮助学生领会和理解本文的对话性质,从而在本质上理解“表”这种文体对上陈情的交际目的,需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设置交际环境。这个文本设置交际环境的关键是让潜在的对话对象晋武帝走到前台,成为事实上的对话者。为了建构这种交际情景,教师可以在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之外引导学生开展体验式学习,开展微剧本表演等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更为生动形象,加深对文本对话特质的理解。
4、这种学习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纠正过去将该文本作为说理文或纯粹抒情文实施教学的错误认识与做法。(薛海兵)二、《项脊轩志》教学建议归有光围绕项脊轩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生活,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情,并抒发了人亡物在、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教学时就可以从“情”字入手,向外对亲人,向内对自己,梳理文脉,把握情感。1.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三个抓手:抓对比、抓细节、抓抒情句句(1)抓对比。浅层次的有项脊轩修葺前后的对比,而深层的对比是面对同样损坏的小轩,第一小节“稍为修葺”,第四小节却“室坏不修”,为什么?(2)抓细节。母亲的“以指叩门扉”的举动、“儿寒乎,欲食乎”的询问;
5、祖母的“以手阖门”的动作,“他日汝当用之”的期盼;妻子的“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的场景及转述诸小妹的语言等待,都是精妙之笔。由此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妻子为什么要与小妹们聊及“阁子”。(3)抓抒情句。如“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令人长号不自禁”。不仅要分析句中的情,还要探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仅仅是思念吗?2.教学难点的教学情境设计文章不言悲而悲不可尽的结尾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理解枇杷树这一意象的深刻意义,作者为什么要以这样一个场景结尾?可以进行这样的情境设计:借助影视艺术帮助学生理解《项脊轩志》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6、问题设计:如果你是影视导演,你将如何拍摄这个镜头?示例:镜头先从空中俯拍。归有光仰头站在如盖的枇杷树下,然后以他为视角,仰拍枇杷树。画外音是归有光的叹息声。仰拍树时可让镜头旋转,在镜头的旋转过程中,景色渐渐迷离。再运用蒙太奇,切入归有光妻子种植树苗和到轩中问古事等生活场景。再回到树下,归有光在冥想,画外音是:“假如我又看见你,隔了那悠长的岁月,我该如何致意?以沉默,以眼泪?还是以微笑吧,因为生命中珍藏的该是你那微笑的和蔼的旧影。”(李敏)三、《长亭送别》教学建议本文依据单元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通过文本研习了解剧本的故事情节,了解主要人物的形象,体会人物的内心情
7、感。文本研习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剧本的特点,然后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厘清剧本的情节,品评、咀嚼和鉴赏剧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曲词。通过本文学习,使学生了解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等抒情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鉴赏品味。《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节选,为了更好地学习文本,课前需要指导学生去了解熟悉完整剧作的情节,了解剧中人物的关系以及剧中的矛盾冲突。在必修四我们曾学习过曹禺的《雷雨》,对戏剧体裁方面的常识已有了初步了解。可以指导学生温故知新,对中国的传统戏剧多一些了解,积累相关的文学知识。戏剧的教学重点应当是通过戏剧冲突把握戏剧人物,但是本文所选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