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481943
大小:1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04
《酸碱中和反应.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反思盐池五中董玉荣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方法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见成效。知识的获取只有通过学生直接参与、尝试后的亲身体验与感受方可靠有效。一、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熟知的生活情境出发,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景。“科学世界只是一个营地,生活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家。”从生活中的事例出发,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心时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化学并不遥远,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掌握化学知识是实实在在的能力。讲述中和反应的应用时,我避免了以往照本宣科
2、,枯燥无味的讲解,来讲述中和酸性土壤的方法,讲述可以用熟石灰中和事故中泄漏的硫酸……一连串的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甚至是新闻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高。二、学生的思维过程始终在问题情境中进行。本课题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个重点,突破该重点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让学生知道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该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相互交换成分,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完成另外两个酸与碱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分析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铁、硫酸钙等物质在组成上的特点,让学生得出盐的定义。
3、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特点,从而得出中和反应的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然后对概念进行分析:①中和反应是一类特殊的复分解反应;②中和反应特指酸和碱的反应。继而提出问题: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那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这样既注重了前后知识的联系,又让学生认识到分析问题要全面——判断中和反应主要看反应物。三、设计别具匠心,突出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传统课堂教学,喜欢逐条讲深讲透,把自己所知道的内容一字不漏地传给学生,使学生学得被动、枯燥,这正是过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灌输知识,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主
4、要原因,也是我们当前所进行的化学课改必须摒弃的。这节课,突出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已经知道了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的前提下,但是某些酸和碱的反应是没有现象的,此处的设计是安排教师演示实验: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让学生观察现象。因为无明显现象,之后设计导语:“在无明显现象的时候,如何证明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呢?让学生能充分展开思路,能把已学过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筛选、判断和整合,最大限度地把课堂交给学生。当定下思路后,让学生从教师提供的药品中选择合适的试剂来设计方案,交流讨论方案的可
5、行性,再亲身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观察其现象,进一步分析、讨论,认识中和反应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情况。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同时规范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觉他们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快乐,体验成功。在探究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的过程中,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完成。本课中大多数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交给学生,这样做,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学习,整堂课同学们兴趣高涨,始终处于
6、积极的思维活动中,组内相互合作,同学们从团结合作中学会了知识,学会了交流,提高了能力。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合作者,充分体现了“重过程和方法”的教育新理念。四、从学生出发,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讲课时应在分析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重视铺垫与过渡,以降低难度,尽量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具体做法是将教学内容和目标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学需要,分成若干个小目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提出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以便使学生学会最本质、最关键的知识与方法,再设置另一问题做深入,题题递进。这样做的效果会更好,因为它贴近大多数学生的
7、认知水平,并使他们的思维不断得到激发,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五、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欠佳,致使实验耽误的时间过长。由于科学探究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要求老师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另外,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提出的方案多种多样,可能会发生突发事件,这就要求我的备课必须更周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