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279787
大小:61.5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7
《农村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研究开题论证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研究开题论证报告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第三中心完全小学一、问题的提出责任是人的根本,是一切道德的源泉。正是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人类的价值和尊严才得以体现。21世纪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他人真诚合作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可以说,“学会负责”已成为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而当前我国学生最突出的道德问题之一就是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淡薄,责任感较差。这种现状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引起了人们的普遍焦虑。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小学,地处县
2、城南山开发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其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密切相关。我们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受家庭影响大都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生中存在学习马虎、做事不认真、生活草率、过分关注自我、心中无他人、做事不计后果等一系列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同时学生的“唯我”中心,过分依赖,也防碍学生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基于此,我校开展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研究,力图引导学生以负责的精神对人、对己、对事、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并初步探索出了一些基本策略。二、课题界定9本课题界定为:农村小学生
3、社会责任感养成的研究指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手段,促使小学生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信念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自觉行为。因为社会责任感的范围很广,对小学生来讲我们将社会责任感界定为:承担家庭责任、对家庭负责;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集体负责;讲公德、守规矩,对社会负责。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在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将培养学生责任感列入道德教育计划。美国的西点军校还将“责任”二字赫然作为校训。德国强调个体应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他们把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教育、教学两大任务之一。这些国
4、外的责任教育研究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在国内:哈尔滨市兆麟小学研究“责任感启蒙教育”,通过委托与承诺的形式,强化任务观念,使大多数学生初步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负责,探索出了责任感教育的新方法。浙江桐乡市崇福镇完全小学建立起“不负责——被动负责——主动负责”责任感的内容框架和“立标、明理、示范、训练、考评”的责任感教育模式。成都市育龙中心校研究了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活动与生活让学生感受责任、体会责任、认识责任、担负责任。重庆巴蜀小学建立起“认识、情感、行动”的责任感培养模式。9这些研究注重实
5、践,给予我们很大的启迪。另外浙大附中、上海扬浦高级中学、洋泾中学也在责任感的培养方面进行了探索。他们围绕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类负责、对生态环境负责等相关内容开展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从以上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地区在不同的方法、环节中对责任感教育进行了探讨,各有侧重,但又有局限,虽然强调了加强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研究非常具有紧迫性、必要性,但是,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的责任感培养研究多在中学生、高中生身上进行,并且还有一些未涉及的内容。如:责任感培养最适合小学
6、生特点、最有实效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如何通过责任感的培养促进学生发展?责任感培养如何与教育教学活动有效结合?这些都急需我们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四、选题意义我们认为这个课题的提出是相当必要与及时的。通过研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今天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奠定基础的重要任务。而通过探讨良好习惯教育的有效方法、途径、原则、规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同时,通过课题的研究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现实的意义。五、研究价值
7、9(1)理论价值。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有着自身的本质规律。在目前教育理论界对该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的状况下,我们开展这项研究,有利于发展和丰富责任感教育的理论,同时为探索责任感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实证性资料。(2)实践价值。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终生学习,学习社会的潮流扑面而来。而学校教育在直接触及到人类基础品德的最本质的东西——责任感教育上在不断的缺失,一方面直接表现为对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及各个方面的成长要求和中学生普遍责任缺失、意识淡漠的巨大反差;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泛分数评价、
8、显性功利化,浮躁短视化导致的教师责任感的淡化和偏差,教学行为的责任不分和无奈怂恿和加剧了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弱化;再一方面表现在家庭和社区教育的不当诱导、甚至失误使现代学生失却了责任感强化的土壤和环境。而促成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捷径则是经常对学生有目的地“呼唤责任感”,学校和课堂教育责无旁贷又任重道远。六、课题理论依据(1)心理学研究表明责任感具有以下特点①对象性。②稳固性。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