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245859
大小:4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1-23
《20 陈涉世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唐山68中九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唐山68中九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课题:21、《陈涉世家》导学案(第一课时)主备人:孟海杰复备人:刘一清编号: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了解《史记》与司马迁;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3、熟读课文,疏通文意;4、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学习过程】导入新课: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今天我们要学的《陈涉世家》又是《史记》中的名篇。按《史记》的体例,对全国政局有深远影响的人的传记才可以称为“世家”,司马迁将陈涉列入“世家”,是对这位我
2、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的充分肯定。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吧。【自主学习】一夯实基础、了解作家作品1、范读课文2、字词过关鹄()铚()酂()柘()稷()闾()左谪戍()()当行()度()已失期以数()谏()罾()间()祠()笞()陈胜王()忿恚()毋()以应()蕲()宁()有种()乎谯()会()计事长吏()3、通假字(找出通假字并写出本字)①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②卜者知其指意()③固以怪之矣()④为天下唱()⑤将军身被坚执锐()4、知人论世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著名()家、()家和()家。字()
3、,()人。其父()是汉朝太史令。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在《》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篇,包括()(帝王传记)12篇,()(记诸侯本系)30篇,()(序列人臣事迹)70篇,()10篇,()(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 三、合作探究1、三段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第1段:第2段:第3段:2、利用注释和工具
4、书完成课文通释。要求:重点字词的识记,翻译句子的通畅。3、我们大致了解了本文的内容,你觉得陈涉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四、收获反思:陈涉世家司马迁陈涉年轻筹划起义发动起义远大志向足智多谋机智勇敢五、我来露一手:1、重点解词:苟:若:屯:会:亡:笞:等:立:怜:指意:足下:威众:死国:太息:嗟乎:失期:忿恚尉:令辱之:为坛而盟:宁,难道。行收兵:举大计:2、句子翻译祭以尉首:宜多应者:以数谏故: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省略句(你能说出省略的内容吗?)①守丞死,乃入据陈②广以为然③上使外将兵④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六:作
5、业:完成第二课时导学案唐山68中九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唐山68中九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课题:21、《陈涉世家》导学案(第二课时)主备人:孟海杰复备人:刘一清编号: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陈胜少年怀有大志;2、进一步掌握文言文字词;理解使动、意动、为动用法3、通过诵读、句读,学习第一、二段、三段,明确起义的原因及谋划及经过;,4、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学习过程】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也让同学们课后进行了通释课文,现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复述一下课文。然后进一步学习本文,体会一下起义
6、当时的情境。二、探究学习(一)学习第一段1、读第一段思考: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句话作答)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陈涉的?为什么先写这段?3、本段字词句理解(1)总结文中“之”字的三种不同用法。(2)说说你对“……者……也”句式的理解。(3)你知道文中“也”“哉”所表达的语气吗。(4)“尝”“苟”等词的含义。(5)品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含义作用。(二)、学习第二段1、读第二段,请找出起义的时间、地点、发起者、参加者及其人数。2、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3、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有哪些?4、从一、二段看,你认为陈涉是什
7、么样的人?(三)、研读第三段,思考第三段写什么内容?(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2、起义的步骤是:第一步;接着用作为动员群众起义的口号。3、起义的性质(口号)是什么?4、谈谈你对文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理解5、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很多,一般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课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陈胜。从课文内容看,陈胜表达志向、谋划起义、发动起义等都是透过他的语言来表现的。找出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并说说你的理解。①②③④由此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敢于,善于的有志气,有抱负的。三、检测反馈:重点字词句的理解。“发”:“適”
8、:“戍”:“屯”:“次”:“当行(hang2)”:“为”:“屯长”:“会”:“度”(duo2):“失”,“法”:“乃”:“亡”:“举”:“等”:“死国可乎?”“死”,“苦”:“当”:“乃”:“以”:“数”(shuo4):“将”(jiang4):“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