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1 等腰三角形 (2).doc

13.3.1 等腰三角形 (2).doc

ID:48220130

大小:1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23

13.3.1 等腰三角形 (2).doc_第1页
13.3.1 等腰三角形 (2).doc_第2页
13.3.1 等腰三角形 (2).doc_第3页
13.3.1 等腰三角形 (2).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13.3.1 等腰三角形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孟溪中学赖习武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等腰三角形是在学习了轴对称之后编排的,是轴对称知识的延伸和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是探究线段相等、角相等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工具,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了解、感悟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归纳总结其性质。难点:性质的证明(辅助线的添加)及性质的运用.二、说教学目标1、学情分析我所教的学生,从认知的特点来看,好奇爱问,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并已初步具有对数学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的能力。2、三维目标    

2、               根据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我制定如下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过程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猜想—探究—解决—总结”的学习过程,从中感悟证明结论的方法的乐趣,初步了解作辅助线的技巧,培养“转化”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3. 情感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3、  三、说教法与学法1、教法根据教材分析和目标分析,我确定本课主要的教法为探究发现法。采用“问题情境—探索交流—猜想验证——建立模型”的模式安排教学,并在各个环节进行分层施教。2、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遵循“观察——猜想——归纳——验证——反馈——实践”的主线进行学习。四、说教学流程《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本节课我分以下

4、六个环节组织教学。(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提出问题(1)看一看: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建筑图片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有等腰三角形2.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用ppt演示介绍等腰三角形及腰、底、顶角、底角。3.找一找:A、B是4×4网格中的格点,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请在图中清晰标出使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格点C的位置.分别以A、B、C为顶角的顶点来分类讨论!出示课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第一课时)下面我们利用轴对称知识来研究等腰三角

5、形的性质。(通过实例的电脑展示,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创造一种探索的情景。在学习中,只有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内在动机,才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以饱满的热情来学习新知识。) (二)观察实物,形成概念。活动1:学生通过观察自带的等腰三角形纸片认识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接着,我利用电脑演示等腰三角形定义的数学语言表达方式。 (让学生归纳定义增强学生的成就感,给出数学语言的表达,是为了培养学生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转化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6、的能力。)(三)合作探究,感受特征4.直观演示: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按照老师要求对折,然后用剪刀或小刀裁去阴影部分,再把裁剪后的直角三角形展开.得到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呢? 提出问题2:得到的△ABC是轴对称图形吗?(把等腰三角形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折痕是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活动3:对于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否能进行论证,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我放手让学生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把期望带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现自己的潜能,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7、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当部分同学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而少数找不到思路的同学也充分感知了困难,尝试了困难后,我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交流,并作为合作者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组织学生探索、交流,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一个既有独立思考,又有互相合作,广泛交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小组合作交流后,请各小组一名代表上台讲解(给学困生提供上台机会,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猜想2作bc边上的中线ad,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b=∠c。猜想3共有三种辅助方法:作∠a的角平分线ad、作ad⊥bc、作bc边上的中线

8、ad。这时我向学生指出我们的猜想都是正确的,由此得等腰三角形的3个性质。同时,强调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或底边上的高线所在的直线,以及常添的辅助线是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和高线。(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所以我在这里力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表达,使学生充分感知等腰三角形性质。从而突出了本课的重点——探索等腰三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