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ppt

《诲人不倦》.ppt

ID:48158157

大小:449.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1-16

《诲人不倦》.ppt_第1页
《诲人不倦》.ppt_第2页
《诲人不倦》.ppt_第3页
《诲人不倦》.ppt_第4页
《诲人不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诲人不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诲人不倦一个8岁男孩的“控诉”——“大人要求我们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我爸爸要求我每天只能看半小时的电视,可他每天都看好几个小时呢。”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能收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无言而威”的效果。今天我们一起研读《诲人不倦》,去感受教育家孔子的人格魅力。【问题】你已经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教学名言?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解读: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吗?同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地方吗?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还有不温习的吗?引申为:一个人上进

2、与否在于他会不会自我反省。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述而》)解读:要选择好的并向其学习,若是不好的就要反省并改掉它。引申为:生活中人要学会知过改过,以后也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教育教学名言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解读:对一件事确实是知道的,就说是知道;确实不知道的,就说明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引申为:虚心是知识的向导。4.不学礼,无以立。(《季氏》)解读: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引申为:教导人们行动要以礼为标准。…………初读感知【问题1】你认为孔子教育思想的特色有哪些,请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来概括。【明确

3、】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三隅反、闻一知十、切磋琢磨、告诸往而知来、绘事后素、述而不作。【问题2】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本课所选录的15章中包含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哪几个方面?或者说它们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明确】教育作用(1)、(2)教育对象(3)、教育内容(4、7)、教学原则与方法(5、8、9、11)教师素养(6、10、13、14、15)诵读感知(1)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2)字音提示:知(同“智”)zhì骞

4、qiān隅yú谄chǎn磋cuō倩qiàn反(同“返”)fǎn(3)句读提示: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女与回也/孰愈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文本研读(一)关于教育的作用结合注解,自读课文第1-2章,学生提疑,老师释疑。子曰:“性[指人的性情、本性]相近也,习[习染]相远也[“……也,……也。”表示判断]。”子曰:“唯[只有]上知[知:同“智”;上知:上等的智者]与下愚[下等的愚人]不移[改变]。”补充资料清

5、朝时有个故事:文学家毕沅在陕西当巡抚,一天到庙里住宿,看一位和尚在念经,就问他:“一部《法华经》共有多少个‘阿弥陀佛’?”和尚说:“我是个蠢人,不知道这个。大人是天上文曲星,聪明得很,一定知道一部《论语》有多少个‘子曰’吧?”毕沅也答不出。因为“子曰”实在太多了,谁也没有统计过。【问题】“习相远也”与“学而时习之”中“习”的意思有何不同?习: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习染)2.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反复练习)3.莫如修仁义而习文。(《韩非子·五蠹》)(学习)4.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论衡·本性》)(习惯于)5.

6、通书,习戎事。(《新唐书·张仲武传》)(熟悉)6.鹰乃学习。(《礼记·月令》)(飞翔)【问题】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联系《论语》中的其他篇章,我们还能够找到孔子的以下“片言只语”,对此你作何理解?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记·礼运》)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3.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语·子路》)4.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问题

7、】说说在孔子的眼中教育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明确】以德来引导,以礼来规范,百姓会因知廉耻而遵守法规。在孔子看来,用礼乐文化来教育人的行为规范和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比单纯用禁止、惩治来解决社会问题要好得多。孔子的这一教育观恰恰符合儒家“以德治民”的主张。先富后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孔子重视人民,主张富民,但他又认为民富了,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提高素质。但他并不认为只有富裕以后才能进行教育,而是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孔子把“民食、民兵、民信”作为立国的三项基本条件,并把通过教育取得民心的作用提到了十分重

8、要的地位。孔子如此重视教育的作用,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二)关于教育的对象子曰:“有教无类。”【问题】对“有教无类”中“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