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的临床应用.ppt

PET-CT的临床应用.ppt

ID:48153338

大小:9.55 MB

页数:107页

时间:2020-01-16

PET-CT的临床应用.ppt_第1页
PET-CT的临床应用.ppt_第2页
PET-CT的临床应用.ppt_第3页
PET-CT的临床应用.ppt_第4页
PET-CT的临床应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PET-CT的临床应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PET/CT的临床应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O五医院肿瘤诊疗中心一、医用正电子成像仪(PET) 发展历史1953年DrBrownell和DrSweet就已研制了用于脑PET60年代末出现了第一代商品化的PET,可断层显像,但成像速度很慢,分辨率和断层厚度都不够理想。1976年诞生第一台用于临床的商品化的PET。80年代更多的公司投入了研制,80年代末90年代初PET系统日趋成熟,使PET系统的最佳分辨率达到4mm以下。90年代中期,PET在发达国家已成为重要的影像学诊断工具。PET用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如11C、13N、15O

2、和18F等标记的示踪剂可直接参与人体生物代谢,因此PET影像更确切地表达人体生化、生理和病理的状况。在神经系统、肿瘤和心血管系统等领域的临床诊断中,PET展现出无法替代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全球PET的装机台数已由1996年的209台,上升到2006年的2000多台。到2006年11月为止,我国大陆PET和PET-CT的装机数已超过100台,它们分布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仅靠病变的形态学特征诊断疾病是有限的而且形态学变化滞后于功能、血流、代谢等变化,经验证明,形态学变化甚至可能掩盖疾病的多样性,致使CT、MR

3、I及B超等传统影像不能早期诊断肿瘤,对某些肿瘤定性及炎性与转移淋巴结、治疗后残留肿瘤或复发与坏死、纤维化的鉴别难于解决即使超声、CT引导的穿刺活检,也受取材的限制,假阴性率达到20%左右。PET/CT是将高性能的PET与CT有机地结合在同一设备上同时提供受检者在同一条件下的解剖结构与功能代谢相融合的图像的一种先进新型的医学影像技术。PET是目前十分先进的核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能从分子水平反应人体组织的生理、病理、生化、代谢等功能性变化和体内受体的分布情况,故也称为“生化显像”(biochemicalimaging)或“分子

4、显像”(molecularimaging)。CT是临床上广泛应用且仍在迅速发展的X线成像设备与技术,在显示机体解剖结构形态与组织密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PET/CT正是实现了PET与CT两种设备的同机整合与两种图像的同机融合,形成了两种先进技术的优势互补,具有极高的诊断性能与临床应用价值。产生的效果是“1+1>2”提高对病灶定位的准确性。大大缩短显像检查的时间。提高对肿瘤定性的可靠性。促进肿瘤放射治疗的发展。Siemens公司Biograph系列和CTI公司的Reveal系列GE公司DiscoveryLS和Discove

5、ryST系列Philip公司Gemini型二、PET-CT显像原理PET—CT显像是一种“核素示踪影像技术”。它是通过正电子核素或其标记的示踪剂,示踪人体内特定生物物质的生物活动,采用多层、环行排列的探测器,由体外探测示踪剂所产生的光子,然后将获得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以解剖影像的形式及其相应的生理参数,显示靶器官或病变组织的状况,藉以诊断疾病。由于其基于生理生活活动的机理,故PET技术又称为生化显像或功能分子显像,它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活体分子水平完成生物学显示的影像技术。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为葡萄糖的

6、类似物,其与葡萄糖的差别仅为2位的羟基被18F取代。18F-FDGPET成像可以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无创地定量人体内局部组织的葡萄糖代谢率。专用PET显像需要8~12mCi的18F-FDG。三、PET图像定量分析方法标准摄取值(standarduptakevalue,SUV)是PET操作中可以直接给出的一个比较有用的定量指标。它在18F-FDG鉴别诊断良恶性病变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k(单位换算系数)FDG的标准摄取值由于FDG为葡萄糖的类似物,因此直接测定组织FDG的摄取量即可间接反映其MRGlu(葡萄糖代谢率),还受引

7、入体内FDG的活度以及个体“大小”的影响,因此采用后两者对组织FDG的绝对摄取量进行标准化,即可得到FDGSUV。影响因素个体“大小”、血糖浓度、FDG注射后至开始显像的时间、FDG在血循环中的清除速率四、PET结果的判读(一)PET和PET-CT图像特点PET-CT是融合了PET和CT两种影像模式的新型设备,其图像既有CT图像的特点、PET图像的特点,更有两种图像不同方式、侧重、比例相互融合的综合特点。PET的常规图像以放射性在体内不同区域的分布为判断依据,这种分布的不同以浓聚的程度(灰度的浓淡或不同伪彩色方式)为表现。

8、根据所用示踪剂的自身生物特点,不同组织的放射性分布不一,判断时必须根据示踪剂调整对结果的判断标准。信噪比突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反差。全身最大密(灰)度投影(MIP)方式显示。动态采集:快、慢PET—CT实现同机融合,将功能、代谢和解剖结构重合在一起显示。更有利于理解和把握体内的生物信息,发挥了“1+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