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9.ppt

公共心理学-9.ppt

ID:48152754

大小:398.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1-17

公共心理学-9.ppt_第1页
公共心理学-9.ppt_第2页
公共心理学-9.ppt_第3页
公共心理学-9.ppt_第4页
公共心理学-9.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心理学-9.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中学生人际关系指导第一节中学生人际关系概述第二节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条件与途径第三节中学生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克服第九章中学生人际关系指导学习要点为什么要研究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怎样进行研究?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几种?怎样克服它?第一节中学生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的概念和心理成分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包含三种基本的心理成分,即认知、情感和行为。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需要认知上的统一,也需要情感上的融洽和行动上的协调一致。第一节中学生

2、人际关系概述二、研究人际关系的意义第一,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学校群体的存在与发展。第二,人际关系对活动效率有重要影响。第三,人际关系影响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中学生人际关系概述三、人际关系的测量使用社会测量法的一般程序是:(1)确定问卷题目。(2)由群体成员如实填写问题调查表,指出自己选择的喜欢或不喜欢的对象,选择人员可限定也可以不限定,但一般选择三次就能相当精确地确定被试在群体中的地位及其与他人的关系。(3)根据选择结果作出人际关系矩阵表及相应的人际关系图(见表9-1,图9-1)。第一节中学生人际关系概述

3、表9-1人际关系矩阵表表示互相选择+表示肯定选择-表示否定选择第一节中学生人际关系概述图9-1人际关系图第一节中学生人际关系概述从矩阵表和人际关系图可以看出下面几个问题:(1)谁是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人(本例中为钱)和受孤立者(本例中为王);(2)哪些人是心理相容的非正式群体(本例中的赵、钱、孙组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小群体);(3)哪些人之间互不关心(本例中的周和李、吴和李)。第二节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条件与途径人际关系反映了人和人之间相互吸引的程度,心理上的距离越近,说明彼此之间越吸引,即人际关系越密切。一、建立良

4、好人际关系的条件(一)空间上的接近性(二)彼此间的相似性相似性在这里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方面的相似性;二是,社会方面的相似性。第二节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条件与途径(三)彼此间的互补性互补是指人的表面的差异可以由彼此内在的需要或期待来弥补的现象。(四)交往的频率和水平一般说来,交往频率越高,越易形成共同的感受和经验,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五)个性特点表9-2个性特点受到喜欢的程度表9-3人缘型的个性特质表9-4嫌弃型的个性特质第二节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条件与途径二、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一)积极发展

5、同学间的人际交往1、引导学生认识人际交往的意义首先,人际交往具有信息沟通的作用。其次,人际交往具有行为协调的作用。最后,人际交往还具有心理保健的作用。第二节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条件与途径2、提高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品位(1)要把崇高的目标作为调节人际交往的价值原则。(2)要发展学生的高层次交往。(3)要帮助学生分清真正的友谊与“哥们义气”的界限。第二节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条件与途径(二)正确运用交往手段1、言语交往言语交往就是利用语言符号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互通信息。言语交往的心理过程既有言语信息的发送,又有

6、言语信息的接受,即包含着说和听两个方面。(1)言语信息的发送(2)言语信息的接受第二节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条件与途径2、非言语交往非言语交往是指人们凭借动作、表情、声调变化等手段所进行的信息传递过程。非言语交往具有多通道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往往能起到言语交往起不到的作用。(1)副言语(2)目光(3)体语(4)个体空间与人际距离第三节中学生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克服一、羞怯心理及其克服(一)羞怯心理的类型羞怯心理是指在交往过程中,羞怯的情绪体验到达了一定的程度,以致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

7、常发展。1、气质性羞怯心理2、认识性羞怯心理3、挫折性羞怯心理第三节中学生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克服(二)羞怯心理的克服第一,要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第二,要让学生树立信心。第三,要让学生鼓起勇气。第四,要让学生掌握交往的技巧。第三节中学生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克服二、自卑心理及其消除(一)自卑心理及其表现按照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看法,自卑心理是人在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体验。现在一般指自己过低评价自己的一种心理。自卑心理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不愿与群体的其他成员进行社会交往。有自卑感的人总觉得自己在相貌、

8、智力和才干等方面无法与他人相比;不仅自己瞧不起自己,更怕与人交往时遭到人家的拒绝和耻笑,使自己当众出丑。因此,一遇抛头露面之事,他们便退避三舍。第三节中学生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克服(二)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第一,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缺陷。第二,遭受挫折。第三,过分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第三节中学生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克服(三)自卑心理的消除第一,要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第二,要让学生悦纳自己。第三,要让学生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