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羧酸及取代羧酸.ppt

第十三章 羧酸及取代羧酸.ppt

ID:48146293

大小:1.02 MB

页数:51页

时间:2020-01-17

第十三章  羧酸及取代羧酸.ppt_第1页
第十三章  羧酸及取代羧酸.ppt_第2页
第十三章  羧酸及取代羧酸.ppt_第3页
第十三章  羧酸及取代羧酸.ppt_第4页
第十三章  羧酸及取代羧酸.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 羧酸及取代羧酸.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第十三章羧酸及取代羧酸Chapter13CarboxylicAcid&substitutedCarboxylicAcidoutline13.1羧酸13.2取代羧酸通式:RCOOH当R为H时,即:HCOOH为甲酸。当R为Ar时,即:ArCOOH为芳香酸。因此,羧酸可视为烃分子中(甲酸除外)的H被羧基(CO2H)取代。羧酸CarboxylicAcid13.1.1.1分类1.按烃基的种类分类脂肪族羧酸脂环族羧酸芳香族羧酸13.1.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羧酸CarboxylicAcid2

2、.按烃基的不饱和程度分类不饱和酸饱和酸丙酸α-甲基丙烯酸羧酸CarboxylicAcid3.按分子中羧基数目分类多元酸二元酸一元酸丙酸2,3-二羧基-1,4-丁二酸羧酸CarboxylicAcid13.1.1.2命名1.俗名:由来源命名如:蚁酸,醋酸,软脂酸,硬脂酸。2.系统命名法:A.选择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按主链碳原子数称为某酸B.编号从羧基碳开始羧酸CarboxylicAcid12345612125羧酸CarboxylicAcid二元羧酸乙二酸(草酸)丙二酸(胡萝卜酸)反丁烯二酸(富

3、马酸fumaricacid)顺丁烯二酸(马来酸maleicacid)羧酸CarboxylicAcid不饱和羧酸的命名时,双键的位次也可用大写希腊字母“Δ”及在Δ右上角标示的数字的方法来表示。CH2=CHCH2COOH9,11-十二碳二烯酸或Δ9,11-十二碳二烯酸3-丁烯酸或Δ3-丁烯酸CH2=CHCH=CH(CH2)7COOH花生四烯酸5,8,11,14-二十碳四烯酸Δ5,8,11,14-二十碳四烯酸羧酸CarboxylicAcidp-π共轭的结果使羧羰基碳原子上的正电荷减少,羧羟基极性增加,

4、C-O键得到加强。RCOOHp-π共轭13.1.2羧酸的重要化学性质羧酸CarboxylicAcid0.123nm0.136nmR=H时键长0.121nm0.143nmp-π共轭的结果使羧基碳氧键的键长平均化了。羧酸CarboxylicAcid当羧基电离成负离子后,氧原子上带一个负电荷,更有利于共轭,使两个碳氧键键长完全平均化,形成一个共轭体系,电荷完全平均化,再没有单双键之分,故羧酸易离解成负离子。≡0.127nm0.127nm羧酸CarboxylicAcid羧酸的性质可从结构上预测,主要有以

5、下两个重要特征:①氢氧键的极性增强,故羧酸显示了明显的酸性。②羧基中碳氧双键上碳原子的正电性降低,故不易进行类似醛、酮羰基上的亲核加成反应。羧酸CarboxylicAcid13.1.2.1酸性pKa:3.55羧酸具有弱酸性,在水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羧酸的酸性比水、醇强,比碳酸的酸性也强RCOOH>H2CO3>C6H5OH>H2O>ROH>RCCH>NH2H>RH羧酸CarboxylicAcid利用其酸性来鉴别和分离有机化合物NaOHH2O水层油层水层油层CO2H+羧酸CarboxylicA

6、cid羧酸的酸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诱导效应的影响Y-CH2COOHY-CH3-H-OH-Cl-NO2pKa4.874.763.832.861.08G供电子,酸性降低G吸电子,酸性增强羧酸CarboxylicAcida.诱导效应的加和性稳定性:<<酸性:<>>(4.52)(4.05)(2.86)(4.82)羧酸CarboxylicAcid常见取代基诱导效应的强弱NO2

7、>CN>Cl>Br>CCH>OCH3>OH>Ph>CH=CH2>H>CH3>CH(CH3)2>C(CH3)3芳酸酸性>脂肪酸(但HCOOH除外?)羧酸CarboxylicAcid2、共轭效应的影响酸性负离子稳定性负电荷分散程度苯环上连有吸电子基团反之:苯环上连有斥电子基团酸性取代苯甲酸的酸性不仅与取代基的种类有关,而且与取代基在苯环上的位置有关。如:羧酸CarboxylicAcid-I大、氢键效应大邻位间位对位-I中、+C小-I小、+C大pKa2.98pKa4.08pKa4.57苯甲酸

8、的pKa4.20羧酸CarboxylicAcid13.1.2.2取代反应1、生成酯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Kc≈4,一般只有2/3的转化率。提高酯化率的方法:①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一般是加过量的醇);②移走低沸点的酯或水羧酸CarboxylicAcid2、酰氯的生成羧酸与PCl3,PCl5或SOCl2(亚硫酰氯)反应得到羧酸CarboxylicAcid3、生成酸酐受强热或与脱水剂(P2O5或乙酐)共热羧酸CarboxylicAcid1,4和1,5二元酸不需要任何脱水剂,加热就能脱水生成环状(五元或六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