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2科学的心理观.ppt

ch2科学的心理观.ppt

ID:48134306

大小:1.38 M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1-17

ch2科学的心理观.ppt_第1页
ch2科学的心理观.ppt_第2页
ch2科学的心理观.ppt_第3页
ch2科学的心理观.ppt_第4页
ch2科学的心理观.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ch2科学的心理观.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科学的心理观神经生理基础科学心理观(P3)唯心主义心理观唯物主义心理观朴素唯物主义心理观机械唯物主义心理观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科学的心理观心理是脑的机能(一)脑是心理的器官(二)心理产生的方式——反射一、(一)脑是心理的器官命题论证(P6)神经系统简介(P21)从物种发展史来看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的构成脑的结构与功能大脑皮层及其功能区从若干重要的研究成果来看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P21)细胞体树突轴突兴奋功

2、能传导功能:单向性、生物电传导树突─→细胞体─→轴突整合功能神经系统的构成(P26)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脑、脊髓)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大脑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自主神经)P26脑的结构与功能P28脑干延脑(生命中枢)脑桥(中枢与周围神经传递信息的中介,调节与控制睡眠)中脑(神经纤维的主要通路,听觉、视觉的皮层下中枢))小脑调节肌肉紧张度,维持身体姿势平衡间脑丘脑是皮层下的高级感觉中枢下丘脑调节内脏与内分泌,与情绪

3、活动有关。大脑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基底神经节大脑皮层及其功能区(P29)外观:灰色、厚度为1.5--4.5毫米(平均为2.5毫米)、沟回、展开面积约为2200--2600cm2,共有100-150亿个神经细胞。“三大沟裂”——中央沟、外侧裂、顶枕裂“四个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特定功能区(占1/5)联合区(占4/5)视觉中枢——枕叶听觉中枢——颞叶躯体感觉中枢——顶叶躯体运动中枢——额叶言语中枢——额、颞、枕叶(大脑功能的特点)功能单侧化对躯体运动的交叉控制“半脑人”的奇迹大脑功能的特点(P33)左脑:言语优势半球右脑:非言语

4、优势半球裂脑人(二)心理的产生方式—反射(P34)反射和反射弧反射的种类(P36)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结构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反射与反射弧弧的结构(P34)有机体借助于一定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客观刺激的规律性反应叫反射反射是脑及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或反射环强光视觉感受器中枢神经效应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反馈无条件反射(P36)定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朝向反射(探究反射)性反射反射弧非常稳定反射中枢——低级数量有限种类特点条件反射(P36)定义: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反射弧不稳定反射中枢——高级数量很多种类特点操作条件

5、反射(斯金纳)后天学习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条件和神经机制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机能与二种信号系统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巴甫洛夫斯金纳美国《今日心理学》杂志曾经推崇斯金纳说:“将来历史学家对斯金纳学术地位论断时,无疑地会称誉他是本(20)世纪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条件反射的形成条件时间——条件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的结合要紧凑“及时反馈”“赏不逾日,罚不还面”次数——用无条件刺激物多次强化——练习与重复机体状态——健康和觉醒的状态环境——没有其它刺激的干扰条件反射的神经机制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的系统性动力定型:(简称动型)(P40)按

6、一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刺激和反应经多次反复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两种信号系统(P41)第一信号与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与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抑制(P39)无条件反射的抑制1.外抑制——额外刺激物的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进行抑制条件反射的抑制2.分化性抑制——在分辨相似的条件刺激物时而产生的反射性抑制1.消退性抑制——条件刺激没有得到强化而产生的反射性抑制2.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刺激过强、过多、过久而降低某一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或使之进入抑制状态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一)心理是一种反映(二)心理的源泉——客观

7、现实(三)心理的主观性(四)心理的能动性(五)人的意识是反映的最高形式二、印度“狼孩”(1920年发现)发现以前——“衣、食、住、行、言”——“狼的心理”重返人类社会以后——开始逐渐出现人的心理(三)心理的主观性(P9)人的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原型是不同质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将有不同的反应。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事物也有不同的反应人的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四)心理的能动性(P9)心理对行为具有支配和调节作用心理对环境具有选择和建构作用心理对脑的活动具有调节作用(五)意识是反映的最高形式(P56)意识的基本特征:意识的觉知性意识

8、的能动性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