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碱酞菁N-质子化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开题报告

自由碱酞菁N-质子化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开题报告

ID:480856

大小:8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09

自由碱酞菁N-质子化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自由碱酞菁N-质子化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自由碱酞菁N-质子化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自由碱酞菁N-质子化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自由碱酞菁N-质子化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由碱酞菁N-质子化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开题报告自由碱酞菁N-质子化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一、选题的背景、意义酞菁(phthalocyanine,简称Pc)最早是由Braun教授和Tcherniac教授在1907年的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的,1933年Linstead教授开始系统的研究这类物质,并命名为酞菁。酞菁是由四个异吲哚分子通过和氮原子桥连而形成具有共轭π电子结构的大环化合物,分子结构使得它具有十分稳定的特性。作为酞菁母体大环的四氮杂卟啉(porphyrazine),具有紧稠的大环结构和可离域的共轭π电子体系,四个吡咯环由氮杂原子以桥键连接而成的一类芳香性大环配体,其结构多样性类似于卟

2、啉而性质类似于酞菁[1],这种特殊的物理性能和优异的电子功能,一直受到科学家们的青睐。随着功能配位化学的发展,这种特殊的结构和性能,使它们不仅在传统领域已经广泛应用,而且在诸多高新技术领域也显示出其诱人的应用前景[2]。卟啉类化合物因涉及众多生命过程得到广泛研究。卟啉的四个中位次甲基被氮杂原子取代形成四氮杂卟啉。四氮杂卟啉衍生物有广泛的技术应用,开展四氮杂卟啉的光谱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其结构与性能关系,为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合光谱实验研究了四苯并四氮杂卟啉(酞菁)质子化产物的基态结构及其电子激发态性

3、质。众所周知,H2Pc在酸性介质中能够结合质子形成质子化阳离子[3]。由于许多酞菁衍生物的合成需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使酞菁的质子化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4]。在早期工作中,人们采用电导检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化学烧孔等各种方法对H2Pc质子化反应进行了许多的研究,仍然无法得到明确的结论。理论化学方面,虽然DFT已经广泛用于计算酞菁及其金属螯合物的各个方面,关于酞菁的质子化却一直未见报道,本文用DFT方法对H2Pc自由碱及其质子化物种的结构变化和相对能量进行了理论研究,试图得到H2Pc的最可能质子化位置,希望有助于澄清长期以来H2Pc质子化的位

4、置和程度方面存在的争论。酞菁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的氮杂卟啉衍生物。由于酞菁具有高染色力,化学惰性,光热稳定性好,溶解度低(只溶解于酸等少数溶剂)以及无分解升华等特点,自从发现以来,即受到广泛应用[5]。除传统用作染料和颜料外,酞菁由于强的电导性和电致变色效应,可用作有机功能材料,酞菁在很多反应中被用作催化剂,在燃料电池电极的氧化还原中作电催化,并作为PDT试剂用于肿瘤治疗。最近,酞菁又被用于喷墨打印中,用于彩色复印机中做为光导试剂,光数据存储系统中作为激光吸收剂等,它还是太阳能电池,气体传感器和光限幅机器开发的热门候选。酞菁的广泛应用吸引了理论和

5、实验各领域人们的注意[6]。因此,对其理论的研究对进一步了解酞菁质子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四苯基四氮杂卟啉(tetrabenzotetraazaporphyrin)即,酞菁(phthalocyanine),由Braun和Tchemiac在1907年发现,Robertson在1936年用X-光研究自由碱酞菁的结构,表明它是平面构型,且为D2h对称,其几何构型数据最初是由Hoskins等人通过中子衍射方法获得。酞菁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的氮杂卟啉衍生物。由于酞菁具有高染色力,化学惰性,光热稳定性好,溶解度低(只溶解于酸等少数溶剂

6、)以及无分解升华等特点,自从发现以来,即受到广泛应用[7]。除传统用作染料和颜料外,酞菁由于强的电导性和电致变色效应,可用作有机功能材料,酞菁在很多反应中被用作催化剂,在燃料电池电极的氧化还原中作电催化,并作为PDT试剂用于肿瘤治疗。最近,酞菁又被用于喷墨打印中,用于彩色复印机中做为光导试剂,光数据存储系统中作为激光吸收剂等,它还是太阳能电池,气体传感器和光限幅机器开发的热门候选。酞菁的广泛应用吸引了理论和实验各领域人们的注意。酞菁由于溶解度低,绝大多数无取代的酞菁在水和有机溶剂中难溶解,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应用研究,因此,在酞菁分子周围引入取代基

7、来改善其溶解性成为酞菁研究的一大焦点。1996年,Kasuga等人制备了四(3-戊氧基)取代酞菁镍,并给出了其晶体结构。Ruf等人[8]合成了-[OSi(t-Bu)-Me2]8PcNi(Bu=butyl),并给出了晶体结构,该分子由于硅烷的取代,溶解性得到极大改变。Lapkina等人合成了三明治型酞菁,Bench等人合成了酞菁周围16个H全取代的酞菁,并用X-ray测定了晶体结构。一些Pc二聚物或低聚物也被合成并研究[9]。与酞菁和卟啉相比,氮杂卟啉有若干独特而有趣的性质,使人们对其合成、性质和应用广泛关注。由于与卟啉和酞菁的结构相似,四氮杂卟

8、啉结构和光谱的研究有助于对普通卟啉和酞菁有更深入的了解。近年来,通过使用新的合成前驱体和新的合成路径,人们已制备了多种带有不同取代基的氮杂卟啉,使其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