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991317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1-18
《郑和远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南小学导学案姓名:姬秀芳年级及科目:五年级语文下时间:2013.4.18单元章节第三单元课型新授学习内容11郑和远航(2)导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郑和下西洋这一史实。过程与方法: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郑和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学习重点了解郑和下西洋这一史实。学习难点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学生学习过程及方法教师引导及评价一、复述回顾二人小组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课文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_
2、_____次远航的重大意义。文中第一次远航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部分。二、设问导读(一)自由读1-5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画出相关词句品读1、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盛况如何?2、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是怎样进行友好交往的?3、郑和航行途中遇到了哪些凶险?他们又是如何克服的?(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形成统一意见,推荐一人汇报。)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当时的人多、船多、船大(规模之大)以及远航的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同时渗透数字说明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强盗的阴险狡
3、猾;郑和的用兵如神、遇险不惊的顽强精神。同时理解“镇定自若、化险为夷、严正以待”等词语的意思。学生学习过程及方法教师引导及评价(二)读6-7自然段 思考: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7次,为什么作者只详写了第一次,而略写其余六次远航?在表达方法上你学到了什么?郑和的远航有着什么重大意义?三、作业反馈1、从1405年到1433年的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次,前后到过多个国家。郑和远航,( ),( ),( ),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 的顶峰。它表现了( )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2、你还知
4、道的古今中外著名的航海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发现新大陆的是意大利航海家_____________,第一次完成环球旅行的是葡萄牙航海家_______________。3、将成语与相关人物用线连起来。两袖清风卧薪尝胆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梦笔生花指鹿为马映雪读书李白刘备于谦孙康勾践诸葛亮赵高4.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对比第一次远航的内容,让学生初步感受详略得当的写法,引领学生在语文中走个来回,让体会“如何写”触及学生心灵。鼓励学生搜集交流资料组织交流四、拓展作业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板书设计:郑和远航第一次远航(详写)后
5、六次远航及意义(略写)教后反思:《郑和远航》第二课时学案姓名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郑和下西洋这一史实。过程与方法: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郑和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一、复述回顾二人小组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课文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______次远航的重大意义。文中第一次远航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部分。二、设问导读(一
6、)自由读1-5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画出相关词句品读1、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盛况如何?2、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是怎样进行友好交往的?3、郑和航行途中遇到了哪些凶险?他们又是如何克服的?(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形成统一意见,推荐一人汇报。)(二)读6-7自然段 思考: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7次,为什么作者只详写了第一次,而略写其余六次远航?在表达方法上你学到了什么?郑和的远航有着什么重大意义?三、作业反馈1、 从1405年到1433年的()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次,前后到过()多个国家。郑和远航,( ),( ),(
7、 ),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 的顶峰。它表现了( )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2、你还知道的古今中外著名的航海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发现新大陆的是意大利航海家_____________,第一次完成环球旅行的是葡萄牙航海家_______________。3、将成语与相关人物用线连起来。两袖清风卧薪尝胆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梦笔生花指鹿为马映雪读书李白刘备于谦孙康勾践诸葛亮赵高4.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四、拓展练习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郑和远航》说课稿建
8、南小学姬秀芳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语文第十册的10课《郑和远航》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 教材简析: 《郑和远航》是苏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