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3单元第11课《师说》教案1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3单元第11课《师说》教案1

ID:47949352

大小:67.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09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3单元第11课《师说》教案1_第1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3单元第11课《师说》教案1_第2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3单元第11课《师说》教案1_第3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3单元第11课《师说》教案1_第4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3单元第11课《师说》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3单元第11课《师说》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3单元第11课《师说》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4.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重点、难点】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

2、师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二、回忆初中所学《马

3、说》的作者韩愈及“说”这种文体。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①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②“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

4、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③“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韩潮苏海2、解题“说”是一种议

5、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三、把握字音句读(dòu)庸知(yōng)嗟乎(jiē)近谀(yú)老聃(dān)贻(yí)郯子(tán)苌弘(cháng)李蟠(pán)经传(zhuàn)或不焉(fǒu)四、文本内容研习探究(一)、朗诵点拨(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注意读准字音,适当停顿;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

6、的感情。2、共同研习课文内容(二)、疏通文意请同学翻译课文,遇到重点字词句或译错的地方插进去讲(三)、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⑴作名词,有两种情况。①、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②、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⑵作动词,有三种情况。(名词作动词)①、作“学习、效法”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②、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③、做“以……为师”讲。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⑴、作代词,有两种情况①、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②、连接定语和中心词,

7、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⑵、作助词,有四种情况①、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②、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③、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④、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⑶、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①、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②、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③、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⑴、作代词,有四种情况①、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②、复指,作主语古

8、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③、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④、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⑵、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①、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②、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四)、学习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专门的一个求学阶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