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930926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06
《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研究综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成为西方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日标。本文将对国内外有关自主学习理论的研究内容进行介绍,为深入研究自主学习提供方法和借鉴。一、自主学习概念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性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
2、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有西方学者提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我国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既可以理解为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强度,学习结果评价的学习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学生能够指导、控制、调节自己学习行为的能力与习惯。二、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一)以人际互动为取向的教学模式以人际互动为取向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个理论来源。第一是寻求教育中的地位和机会平等。这类教学模式的研究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应该在平
3、等中进行合作,教师不应该把自己的角色看成是一种特权,容不得学生染指。第二,学习中的社会性互动是成功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与个人主义的学习方式相比,在学习中增加互动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二)以意义建构为取向的教学模式以意义建构为取向的教学模式所追求的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深入理解。主要包括:支架式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探究性学习等。这类教学模式的开发者更为强调知识的主观性一面。他们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
4、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主动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所讲授内容的能力。换言之,成功的学习并非取决于教师的讲授,而是取决于学习者的自主或协作探究。由于对待同一事物,不同的学习者所建构的意义不同,对学习的评价也不应统一标准,而应该由学习者自己作出。这种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运用得比较多的,比如:在转入正课之前教师创设情境导入,让学生进行意义的建构,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生字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习效果等,这都是属于以
5、意义建构为取向的教学模式。(三)以学习自我调节为取向的教学模式以学习自我调节为取向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自我调节策略开发模式、自主学习循环模式、策略性内容学习指导模式等。与前两种教学取向不同,他们所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自我调节能力来改善他们的学习。持这一取向的教学模式开发者认为,成功的学习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策略和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调节策略来促进他们的学习。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认为应从探讨学习内容的特征和情境要求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的角度来建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以Deli和Ra
6、ven的自我决定论为基础强调建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互动性的需要。此外,还应加强不同学科领域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模式的研究。将自主学习活动、自主学习策略与外部环境和不同学科领域结合起来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帮助学生适应不同学习情境的需要。例如:在教授与自然科学只是有关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国外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成果1﹑Zimmerman认为确定学生学习是否自主,应由学生学习的任务条件来确定。2﹑Abelard和Lin
7、schultz指出,高成绩学生的自主学习之间的差异,可能与他们在成就目标方面的差异有关。自主学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受高度推理能力和性别等因素的影响。3﹑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需要经历一个把外部学习技能内化成自己的能力的过程,即需经历观察﹑模仿﹑自主的阶段。四﹑结束语:关注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一切教育艺术之源。学生主体学习的基本策略是自主、合作、探究。倡导自主学习,最重要的是建立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加强学习的自立行为。其核心是学习的个性化。学生主体是个性化的主体。个人的自主学习对于语文学习具有
8、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自读课文时的诵读、涵咏、体味、感悟、质疑需要之,背诵、积累、书写也需要之。可以说,工具性和人文性极强的语文学科,离开了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操练,就一切皆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前提,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即充分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否则,学生不会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必定缺乏基础。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