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114222
大小:25.1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16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研究文献综述哲学中的自主和主体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有非常深入的研究,论述了人的自由和自主。袁贵仁在其专著《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这一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包括三个方面,除了类本质的发展和社会本质的发展外,还包括个性的发展。人的个性发展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人的能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发展都是与人的个性发展分不开的。人的个性发展包括人的独特性的发展和人的自主性的发展。人的个性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人的自主性的发展,或者换句话说只有自主的人才可能是真正的有个性的人。马克思把人的个性叫做“自由个性”就意味着:只有独
2、立才能自主,只有自主才能自由,只有自由才有“个性”。在阶级社会中,个人的政治自由只是对那些统治阶级范围内的个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广大的劳动者阶级则丧失了自主性,很难形成和展示自己的个性。马克思说,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有个性的个人”逐步代替“偶然的个人”。所谓“有个性的个人”,就是社会关系、交往条件与个人相适应,个人对社会关系有自主性;所谓“偶然的个人”,就是社会关系、交往条件与个人不相适应,个人对社会关系没有自主性,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人的自主性也表现在对自己活动能力的调控上,“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
3、由个性”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能实现。(袁贵仁著《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版)主体性问题在哲学界是随着“人学”研究的发展而提出来的。在教育界,从80年代后期提出了主体性问题。他首先是发端于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人提出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特别是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对主体性的研究与思考,这是人们提出要培养有主体性的人,把主体性作为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同时,更有一些学者思考教育活动和教育部门的主体性,提出了教育
4、的主体性和教育主体哲学。钟祖荣在其《基础教育引论》中认为,主体性也就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特性,或者说人在同客体、对象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等特点。主体性的概念还含有一种量化的、程度的涵义,即主体性是有高低强弱等不同的程度的。主体性所包含的特点,其说不一,但一般包含有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四点。所谓自主性或独立性,是指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指独立、自觉、自由、自尊、自强的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觉性、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钟祖荣,《基础教育哲学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9月第
5、一版)王策三先生在其主编的《教学认识论》里也谈到了主体问题。他认为哲学认识的研究给教学认识的研究以极大的启示。一般来说,从理论上承认学生具主体地位,或学生是教学认识的主体,尽管还有争论,却基本上可以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但是,一到教学实际工作中去,情况就大不相同。在教学工作中,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与教师相比,毕竟还是幼稚的、无知的,给人一种只能被动地受教育、受教管的印象。特别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承认学生为主体似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与此同时,许多人虽然承认学生为主体,也承认学生有主观能动性,但却把这种主观能动性局限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这一方面,似
6、乎学生只要有学习积极性,就成为主体了。王先生认为这是一种不全面的看法,会阻碍深入分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多种表现以及它所依存的主体结构。其结果,谁也不能解决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王先生认为,首先应当承认学生在教学认识中居于主体地位,必须看到,无论是启蒙式的小学阶段,还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大学阶段,学生都是教学认识的主体。“主体”作为认识论的概念,使相对客体而言的,表现为人与客观世界的对象化关系,因此,凡是从事认识活动的正常人,不管其年龄如何,都是认识的主体。当然,王先生也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主导下逐步确立的。纵观教学活动的过程,学生心理水平总是
7、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小学阶段,学生认识能力很低,几乎不能独立地去认识客体、掌握知识。表现为其认识动机很不稳定,对客体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他们对客体的加工能力也很弱,例如,不善于独立组织自己的思维过程,不善于对自己的思维过程作自我检查,他们对事物的感知也易受到成人的影响。此外,他们的价值判断也多依赖于成年人的意见。特别应当提到的是,在小学低年级,由于学生连最基本的文字工具都为掌握好,因此,若没有教师的指导,他们几乎无法独立地认识教学认识的客体。可见,小学生虽然具备了初步的认识能力,在教学认识中居主体地位,但他们的依赖性很强
8、,必须依赖教师的指导,才能去认识客体、掌握知识,并进而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王策三主编《教学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