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真菌性角膜溃疡25例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真菌性角膜溃疡25例治疗体会【摘要】H的探讨真菌性角膜溃疡药物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对25例(25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采用局部用药、硕酒烧灼、全身药物治疗等方法的疗效。结果25例眼经药物治疗后,治愈16例,好转9例。结论通过对本组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药物治疗,町以达到满意疗效。【关键词】真菌性角膜溃疡;药物治疗;综合治疗近年来眼科门诊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已占角膜病的较人比例,R农村患者屈多,由于从事的是田间劳作,加上卫生条件差,口我保护意识弱,往往在植物刮伤后不能及吋就诊,致使病悄恶化,导致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发生;其次,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
2、使川亦是导致眼部真菌感染患者增多的重耍因索[1]。本病在我国近年有增多趋势。基层医院由于缺乏对该病的足够认识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吋机,部分患者视力丧失等,真菌性角膜病己成为眼科临床不可忽视的致盲病Z—。现对我院2005^2009年治疗的真菌性介膜溃疡患者25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病患25例(25眼),农民占17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15~60岁,平均36.7岁。有眼外伤史13例,角膜炎史7例,戴隐形眼镜5例,就诊前均有不规范长期局疗或全身丿应用抗生素药史,用药7~20do1.
3、2临床表现视力下降,眼部异物感,疼痛等刺激症状明显。用膜病灶呈灰白色或黄白色,外观干燥而粗糙,表面形成边界清楚的灰白色隆起的菌丝苔被,溃疡边缘可见树根样浸润(伪足),菌丝灶周围有免疫环,菌丝灶后的角膜内皮血水肿皱折,可见灰匚I斑块状沉着物(内皮斑)[2]。溃疡范围3^10mmo病变浸润至浅基质层7只眼,至深基质层14只眼,至角膜全层4只眼;其屮伴有程度不同的前房积脓12只眼。1.3诊断依据根据病史,角膜病灶的特征及溃疡灶刮片查到菌丝、他子等,其屮21只查见真菌菌丝、抱子。1.4治疗方法在表麻下刮除角膜面分泌物及坏死组织,用5%碘酊烧灼溃疡面,川无菌牛理盐水充分
4、冲洗结膜囊;根据角膜局部情况每局部清创1次/4~5d;清创后0.2%氟康“坐注射液0.5mg结膜下注射1次/隔日;酮康哇眼液和氟康哇眼液交替滴眼;清创后第1h滴眼1次/15min,后改为滴眼1次/45min,注意观察病灶变化。如果第2天病灶较清洁,改为滴眼1次/Ih。贝复舒眼液滴眼4次/d,1%硫酸阿托品眼液滴眼3次/d。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2等局部角膜营养药物,口服消炎痛等非曲体类抗感染药物。病变较重者,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卜•了以氟康啤联合5%那他霉索眼水点眼,全身静脉川氟康哇2次/d。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一般为15~45do1.5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刺激
5、症状消失,角膜溃疡愈合,荧光染色阴性,前房积脓消失;②好转:刺激症状改善,角膜溃疡基木或人部分愈合,荧光染色(土),前房积脓减少或消失;③无效:疼痛无改善甚至加重,溃疡血扩大波及全角膜及深层或穿孔,角膜病灶刮片查有真菌菌丝[2]。2结果25例眼经药物综合治疗后,治愈16例,好转9例。3讨论我国冃前引起角膜感染的主要真菌菌种以镰刀菌和曲霉菌为主。近十年,镰刀菌的阳性检出率逐渐上升,成为百位致病菌,占28%~65%,具次Illi霉菌占11%^49%[3]。一旦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应积极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尽量挽救患者的眼球[4]。临床防治时要注重预防知识的宣传及普
6、及。角膜受到稻草或其他植物擦伤的患者,多数为农民,经抗菌素滴眼液治疗不但不好转,而HFI益加重者多考虑为真菌感染,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并做角膜真菌检查,有时「2次角膜刮片术检出真菌菌丝,亦不能否认,应积极行抗真菌治疗。我院对部分真菌性角膜溃疡以应用氟康畔治疗为主也有较好的疗效,由于价格低廉,易于接受。皮质激素类药物对溃疡有扩散作用,无论局部与身皆不宜使用[5]。真菌性角膜炎在当前治疗上比较棘手,治疗方法主要是药和手术[6]。总Z,真菌性角膜溃疡是眼科感染性疾病中难处理事件Z—,按吋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依据病情进展情况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可得到较好的疗效。参
7、考文献[1]曾庆延,董晓光,谢立信.抗真菌药治疗及其在眼科的应用进展•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3,27(2):75-7&[2]赵薇,施晓江.36例真菌性角膜溃疡药物治疗的体会.安徽医学,2009,30(10):1183-1185.[3]程昕,谷树严.真菌性角膜溃疡药物治疗体会.屮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6(3):25-56.[4]邹侍,冯巍,冯联兵,等.综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19例.实用医药杂志,2006,23(6):733.[5]王树森.综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27例体会.中国医药指南,2009,7(2):90-91.[6]惠延年•眼科学.第5版.北京:
8、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