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909648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3
《“后进生”心理分析及关爱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后进生”心理分析及关爱对策——平都中学江波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会听见同行们说:"XXX太差了,名副其实的差生,没治了。”怜惜舍弃之情溢于言表。那么,什么是“后进生”?差在哪些方面?如何培育并使其进步?我们思考的并不多,或者至少不很系统。木文就我所带的班上学生的实例,谈一谈后进生心理及关爱对策。一、“后进生”的界定在实施索质教育的今天,许多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工作者,提出让后进生从我们的笔卜•消失,这个愿望是良好的,但并不现实。在实际教学中,后进生总是存在的,不是许多学校都分快慢班吗?不提后进生,就意味着遗弃,意味着不关注。从这个角度讲,如果“优生”是我们缔造的话,那么后进生的缔造者
2、也不无与我们相关。当然,不同的人,对后进生一词的理解不同。我认为后进生是指:在生理心理、习惯行为、意识意志、品德理想等方面不能协调发展或不能局部协调发展的学生,它不是智力低下的专有名词。二、后进生的表现特征实例分析1、身心发展不健全杜某,女,上期入学不久,就因多次迟到及在课堂与老师“顶牛”我开始关注她。开始与她谈话,她不是一言不发,就是寻死觅活,我一时束手无策,期中考试,全班最后。后期其至和班上男同学出校喝酒等。与其家长交流方知实情:该牛小时体弱多病,眼睛天生有点缺陷,家庭百般疼爱迁就,使其形成唯我独尊,不与外人交往的孤僻心理,在班上仅有两名可以与之交往的学生,而且还是纪律不好的两名学生
3、。身体孱弱、心理闭塞、孤僻、过分自重,是杜某形成纪律学习双弟的主要原因。2、行为习惯不良,缺乏自尊秦某,男,是个帅小伙,在学校早有“名气”。他聪明、灵活、人缘广,好表现,然而废话很多,他同吋可以和几个人聊天,一个人也有话说,而且满嘴脏话。最喜欢出风头、华众取宠。课堂上从不在座位上安静,老师批评他吋,他可以主动爬在课桌上,跷起屁股让老师打,或者扮个鬼脸。他可以在安静的自习课上,发一句怪声,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而他却自觉满而春风。上课,要么桌面上什么也没有,要么语文课他放的是数学书,偶尔,逮着老师的一个问题,他可以大声的回答,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喊什么。下课后喜欢到其他年级、班级“串门”,“广
4、交朋友”,冇时结伙滋事、欺负同学等,班上同学对他是又恨又怕。从小娇生惯养,行为习惯不良、缺乏自尊、注意力分散,是导致其成为纪律学习后进的根本原因。3、缺乏自信心,畏缩不前隆某,男,他不苟言笑,生性怯弱,他能遵守学校和班级各种规章制度,学习踏实卖力,但成绩不佳。他从不主动提问或冋答问题,怕自己问的简单或答错。他会把老师讲的东西一笔一划、一字不改的记在笔记本上,而却不会用在解决问题中。他自己说:“我的同学都是天才,我不是那块料。”因此,班级组织活动他永远是观众,他坚信无过便是德。缺乏口信,不求创新,畏缩不前,成了他学习的拦路虎。4、意识盲目,意志不坚定,缺乏毅力陈某,势,他天资聪明,喜欢文体
5、活动。任何社会流行色,他一看就会、一学就懂。在他的心目中,今天是球星,明天是歌星,后天又成了科学家。课堂一听就懂,似乎比别人领悟的都快,他会鄙夷的看着那些很出力的思索着的同学而呼呼大睡。当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和他谈话时,他会很诚恳的接受批评,并默默的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捉高成绩。然而,而对作业、练习、考试,他的心早已飞到操场。他会多次立下宏伟志向、远大目标,而多次“流产”。意识盲目、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自我约束不严,使其步入后进生的行列。5、缺乏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远大理想冉某,男,他身体强壮,语言粗俗,和同学稍有摩擦,就拳脚相向。他很霸道,可以不打扫卫生而令别人替他干,述会把别人扫
6、好的垃圾再次撒开,他觉得很开心。他可以在任何地方大喊大叫,说脏话。明令禁止的事情他有极强的尝试欲。对老师也不着重,他认为学习文化课没有任何作用,只要有钱。他上学目的是为了长身体増年龄,好毕业后去赚大钱。没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学习目的不明、没有理想,是他学习生活中的最大敌人。当然,每一位后进生都有他不同的特征,也正是这不同特征的不协调,导致他整个素质的不协调,因而他成了我们所谓的后进生。诚然,并非所有的优生就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就成了我们教育的神圣职责。三、关爱后进生的策略1、教师要冇高尚的职业道徳,尊重、关心学生江泽民同志说过:“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要为
7、人师表,教书育人;要严谨笃学,与吋俱进。”正如上述学生那样,如果我们老师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或者语言讽刺、挖苦、奚落、辱骂,行为上体罚,那么这些学生会何去何存呢?可想而知。就是“差生”这一名称也尽量不在学生面前说出,将“差生”一词改成“后进生”就好一些。苏霍姆林斯基说:“只冇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和尊严。”2、深入了解学生,因人施教不是一次谈话、一次考试,或者学生的一个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