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2011年9月-2012年9月至本院分娩的妇女中,选取常规产后且经检查深、浅层盆底肌肉肌力均Will级的患者18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阴道哑铃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观察随访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的盆底康复治疗后,治疗组中II级者3例,III级者10例,IV级者28例,V级者49例
2、;对照组中II级13例,III级者20例,IV级者25例,V级者32例;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盆底肌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57,P0.05),具有可比性。1.2干预方法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产妇在产后42d开始进行阴道哑铃训练。首先从最轻或最大的阴道哑铃开始。当产妇可以使哑铃在阴道内保持10min以上,且咳嗽、大笑均不脱出后,逐渐加大重量或减小直径。训练1次/d,15min/次,训练3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使用法国PhenixUSB
3、4低频神经肌肉高级智能型治疗仪)。以频率50Hz,脉宽250us开始,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强度,唤醒患者深层和浅层肌肉收缩的本体感觉,以患者感觉肌肉强力收缩而不疼痛为标准。随后给予产妇9〜32Hz、脉宽330〜740us的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训练患者I类肌纤维的收缩。然后调整频率为20〜80Hz、脉宽20〜320us,训练患者II类纤维的收缩。最后给予I类和II类肌纤维生物反馈训练模块。每周2次,每次30min,治疗3个月。1.3盆底肌力分级标准采用法国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PHENIX,法国VIVA
4、LNS公司)测定盆底肌力,按国际通用的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将盆底肌力分为6个级别。0级:受刺激后患者阴道肌肉收缩持续0秒;I级:1秒;II级:2秒;III级:3秒;IV级:4秒;V级:5秒或以上。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综上所述,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改善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盆底功能,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且辅助以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效果更佳。参考文献[1]王建六,张晓红•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疗进展[J].中国实
5、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1):30-33.[2]孙玉洁,李怀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患者体像影响的研究进展[J].上海医学,2013,36(1):76-78.[3]曲坚,张晓薇•妊娠及分娩对盆底功能影响的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4):304-306.[1]郁胜•盆底重建手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28例分析[J].天津医药,2010,38(12):1103-1104.[2]廖镜芳,周冬梅,钟东彩,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解剖学研究,2010,
6、32(2):130-133.[3]赵仁峰,凌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175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10,32(12):1543-1544.[4]刘艳,李瑞满,郭遂群,等.中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广东医学,2011,32(24):3194-3196.[5]杨丽霞,周宇凤,王晓阳,等•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力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42):104.[6]陈燕辉,杨卫萍,邓敏端,等.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J].广东医学
7、,2012,33(6):757-759.[7]侯穗兴•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7):28-29.[8]蒙淑珍.300例缓解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维持治疗认知和需求调查[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2):321.[9]嵇静.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80例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4):499-501.[1]彭惠芳.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子宫脱垂[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
8、4):1766-1767.[2]SantamatoA,NotarnicolaA,PanzaF,etal.SBOTEStudy:ExtracorporealShockWaveTherapyVersusElectricalStimulationAfterBotulinumToxinTypeAInjectionforPost-StrokeSpasticity-AProspectiveRandomizedTrial[J].Ultrasoundinmedicine&biology,2013,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