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860575
大小:75.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12-03
《文言文 七下 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七下答案《赵普》【答案】一、《宋史·赵普传 则平北宋政治家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二、(1)寡(少)(2)释(放)(3)私第(住宅)(4)阖(关)箧(书箱)(5)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死叫做薨)(6)发(打开)(7)龌龊(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8)竟日(整天)( 9)及(等到) (10)、卒(终于)(11)习(熟悉)(12)以(把)为(作为)三、(1)、尝古义:曾经今义:常指“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2)、龌龊古义:过分拘谨,拘于小节今义:指不干净或比喻人品质恶劣(3)、明日古义:当天的后一天今义:泛指
2、“明天”(4)、颜色古义:脸色今义:色彩(5)、学古义:学问今义:学习四、(1)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2)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3)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4)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五、刻苦读书奏荐人才六、具有超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题破山寺后禅院》答案:.---一、常建唐山水田园二、1、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2、一作“都”3、只,余:剩下。4、指人的尘世之心。5、破山寺里有空心亭。三、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3、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3、。四、这首诗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登岳阳楼》参考答案过关检测一、1、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二、C三、1、答:写景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诗既是写实,又寓想像,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丽而又生动。2.---、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表达了诗人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帮助;“老病有孤舟”,写出了诗人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
4、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泊,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的孤苦无依。3、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不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这可以从“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两句诗中看出。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4、个人经历: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国家命运:战争未平、国家多难,老泪纵横,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5.写洞庭湖的佳句:(1)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
5、中流忽有山”。(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四、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2.---、一“坼”一“浮”,摊贩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下派壮阔的
6、图景展现形在读者眼前。能力拓展(一)1.诗人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舟为家,艰难度日。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二)(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浮两个字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2)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两小儿辩日》答案:1、yú cāng shú rǔ zhì 2、(1)争辩、争论 (2)认为 距离 (3)热水 (4)判断 (5)谁 通“智”智慧、(6)到(7)寒冷(8)为:同“谓”,说3、⑴①为:动词,是②动词:说、认为 ③作 ⑵①其:那 ②它 ③他的或他们的4
7、、⑴孔子不能做出判断。 ⑵谁说你多智慧呢。 ⑶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们要近一些,而到了中午的时候,就要距离人们远一些。 ⑷太阳刚出来的时候,人们感觉非常的清凉;到了中午,就好像<把手>伸<向>热水一样烫人;这难道不是因为近一点炎热而远一些清凉吗?5、⑴汤:古义:热水;今义:常用于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⑵去:古义:为离;今义: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6、(1)孔子不能决也。(2)不能。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3) 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8、;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4)一个是从形状的角度,一个是从温度的角度。因为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5)对事物的探索研究的态度。(6)表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短文两篇》《黄鹤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