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857875
大小:9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2-01
《第三单元无土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无土栽培技术》教学设计的说课冯德琴本节基于服务专业理念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将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反思等这四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设计和体会。一、教学分析(一)课程分析化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各专业的必修课,其教学内容包括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模块,以及反映农林牧渔行业特点和专业教学需要的职业模块,作为基础和前导课程,开设化学课程的核心目的是提升学生基础素养,并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发展。(二)内容分析《无土栽培技术》是苏教2003课标版《化学与技术》专题5《为现代农业技术添翼》第
2、三单元的内容。农业生产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是保证人的生命健康的先决条件。在《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化学与技术》中关于农业技术的总体目标要求是“了解化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化学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增强技术意识。”教材中通过无土栽培技术这一实例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清楚技术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意义。该节教材的学习将会为后续园林专业生态学、园林植物等课程的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鉴于以上原因我对教材内容做了如下有一定深度的加工:10一是系统阐述了无土
3、栽培技术及营养液的概念;二是学习营养液的配制及用营养液来栽培幼苗;三是学习无土栽培技术的栽培方式等,使学生对无土栽培技术有比较系统和清楚地认识。(三)学情分析1.有利因素(1)从专业基础看,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溶液配制、pH值等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基本逻辑推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2)从思维特征看,我们的学生善于进行形象思维;(3)从学习特征看,学生喜欢新事物、新方法。2.不利因素(1)该课程实践性强,综合性强,学生缺乏对技术的现实了解;(2)学生已有的化学基础总体比较薄弱,如对离子浓度的认识与计算,对微量元素“量”的
4、概念等有陌生感等。(四)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无土栽培技术,明白配制营养液是无土栽培技术的核心,理解营养液的科学含义。(2)学会配制营养液,会计算营养液中某些营养元素的浓度;学习用营养液栽培幼苗。(3)知道无土栽培的三种方式。2.过程与方法(1)建立学习技术的系统方法,从概念到模拟再到实践;(2)运用类比、分析与归纳等思维方法来深化对核心概念的认识。10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化学在无土栽培技术中的应用,树立化学为生产服务的思想,进而认识化学在促进农业文明方面的重大作用。(2)结合当地农
5、业生产的实际,升华对家乡的情感和增进对三农问题的责任感意识。4.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实验设计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通过无土栽培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五)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营养液的概念及配制。确立依据:营养液的配制是无土栽培技术的核心,而配制又是建立在营养液概念的基础之上。重点突出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课堂上主要是利用信息手段即通过视频和微课资源,学生讨论练习,精心质疑以及教学时间上的分配来突出重点。2.教学难点:营养液科学含义的理解。确立依据:将营养液的概念建
6、立在科学基础之上,需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营养液。难点突破办法:通过雨课堂中视频材料、练习、质疑讨论和总结归纳形成正确的认识。二、教学设计(一)资源与手段101.课堂平台——雨课堂教学采用雨课堂,设计的真正意图就是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同时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2.互动平台——微信群学生课前、课后学习交流与管理,特别是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完全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达到更好的效果。3.视频资源课堂中就营养液的配制、用营养液栽培幼苗通过视频观看学习,同时
7、还就植物营养元素、营养元素含量表示、浓度计算等使用微课资源,在课堂内外启发学生理解核心概念和解决问题。4.其他资源包括实验教学、网络、图片、补充材料及学生的手机等都合理利用,目的在于推动深度课堂的开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生命的成长与发展。(二)教学方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了抛锚式的教学方法:即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10效果
8、评价。于是在教学中我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不断设疑、析疑、解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策略与方法如下:1.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的认知冲突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驱动,以探究为手段。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异,设计能造成认知冲突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再通过实验探究、对比分析、概念辨析等教学方法,形成结论,最终使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