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830787
大小:1.77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3章 解直角三角形 23.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23.2.2 仰角、俯角问题同步练习 沪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2第2课时 仰角、俯角问题一、选择题1.如图35-K-1,在水平地面上,由点A测得旗杆BC的顶点C的仰角为60°,点A到旗杆的距离AB=12米,则旗杆的高度为( )A.6米B.6米C.12米D.12米图35-K-12.如图34-K-2,在高出海平面100m的悬崖顶A处,观测海面上的一艘小船B,并测得它的俯角为30°,则船与观测者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A.50mB.100mC.(100+)mD.100m 图35-K-23.某校数学兴趣小组用测量仪器测量某大桥的桥塔高度,在距桥塔AB底部50米的C处,测得桥塔顶部A的仰角为41.5°(如
2、图35-K-3).已知测量仪器CD的高度为1米,则桥塔AB的高度约为( )(参考数据:sin41.5°≈0.663,cos41.5°≈0.749,tan41.5°≈0.885)图35-K-3A.34米B.38米C.45米D.50米4.济南大明湖畔的“超然楼”被称作“江北第一楼”,某校数学社团的同学对“超然楼”的高度进行了测量,如图35-K-4,他们在A处仰望塔顶,测得仰角为30°,再往楼的方向前进60m至B处,测得仰角为60°.若学生的身高忽略不计,≈1.7,结果精确到1m,则该楼的高度CD约为( )图35-K-4A.47mB.51mC.53
3、mD.54m5.[xx·烟台]如图35-K-5,数学实践活动小组要测量学校附近楼房CD的高度,在水平地面A处安置测倾器测得楼房CD顶部点D的仰角为45°,向前走20米到达A′处,测得点D的仰角为67.5°.已知测倾器AB的高度为1.6米,则楼房CD的高度约为(结果精确到0.1米,≈1.414)( )A.34.14米B.34.1米C.35.7米D.35.74米图35-K-5二、填空题6.如图35-K-6,在高出海平面120m的悬崖顶A处,观测海面上的一艘小船B,并测得它的俯角为45°,那么船与观测者之间的水平距离为________m. 图35
4、-K-67.如图35-K-7,从热气球C处测得地面A,B两点的俯角分别是30°,45°.如果此时热气球C处的高度CD为100m,点A,D,B在同一直线上,那么A,B两点的距离是________m.(结果保留根号)图35-K-78.如图35-K-8,在建筑平台CD的顶部C处,测得大树AB的顶部A的仰角为45°,测得大树AB的底部B的俯角为30°,已知平台CD的高度为5m,则大树的高度为________m.(结果保留根号) 图35-K-89.某校数学兴趣小组要测量西山植物园蒲宁之珠的高度.如图35-K-9,他们在点A处测得蒲宁之珠最高点C的仰角为
5、45°,再往蒲宁之珠方向前进至点B处测得最高点C的仰角为56°,AB=62m,根据这个兴趣小组测得的数据,则蒲宁之珠的高度CD约为________m.(sin56°≈0.83,tan56°≈1.48,结果保留整数)图35-K-9三、解答题10.[xx·安徽]如图35-K-10,游客在点A处坐缆车出发,沿A-B-D的路线可至山顶D处,假设AB和BD都是直线段,且AB=BD=600m,α=75°,β=45°,求DE的长.(参考数据,sin75°≈0.97,cos75°≈0.26,≈1.41)图35-K-1011.某班数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学活动课时间测量
6、位于某山顶的雕像高度.如图35-K-11,已知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山高857.5m,组员从山脚D处沿山坡向着雕像方向前进1620m到达点E,在点E处测得雕像顶端A的仰角为60°,求雕像AB的高度.图35-K-1112[阅读理解,新运算][xx·黔南州]阅读材料:一般地,当α,β为任意角时,tan(α+β)与tan(α-β)的值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求得:tan(α±β)=.例如:tan15°=tan(45°-30°)======2-.根据以上材料,解决下列问题:(1)求tan75°的值;(2)都匀文峰塔,原名文笔塔,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系五层木
7、塔.文峰塔的木塔年久倾毁,仅存塔基.1983年,人民政府拨款维修文峰塔,成为今天的七层六面实心石塔(图35-K-12①),小华想用所学知识来测量该塔的高度,如图②,已知小华站在离塔底中心A处5.7米的C处,测得塔顶的仰角∠BDE为75°,小华的眼睛离地面的距离DC为1.72米,请帮助小华求出文峰塔AB的高度.(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1.732,≈1.414)图35-K-121.[解析]C ∵AB=12米,∠BAC=60°,由tanA=,得BC=AB·tanA=12×tan60°=12(米).故选C.2.D3.C4.[解析]B 根据题意,得∠A=
8、30°,∠DBC=60°,DC⊥AC,∴∠ADB=∠DBC-∠A=30°,∴∠ADB=∠A,∴BD=AB=60m,∴CD=BD·sin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