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7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7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7807461

大小:158.8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15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7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7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7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7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7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7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7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2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学批评是一门独立的、尊严的、多元的艺术。既有理性,又有想象力,也有道德的诉求,用让*斯塔罗宾斯基的话来说,就是文学批评要“善于把科学和诗结合起来”。只要“把科学和诗结合起来”,就是好的

2、批评,都有存在的根据。文学批评应该是多元的,从形式上说,应该有规范的论文,有自由的随笔,也有灵活的小品;有客观的描述,有主观的倾诉,也有主客观的对话。但是,所谓多元,主要说的还是内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历史主义、实证主义、结构主义、现象学、社会学,都可以是它的理论指导。在文学批评的百花园里,有万人瞩目的牡丹,也有无人眷顾的小草,.间或有几株毒草也不必大惊小怪。再说,有时候,香花毒草也不是一时可以认定的。如今文学批评的一部分已经发展成在相当封闭的小圈子里活动的学问,一些新的概念和术语只在专家的笔下流动,与普通读者无缘。“修辞立其诚”,文学作品应该是真诚的、真实的。批评家考察

3、一部作品,不能止于揭露作者的“社会的自我”,而是为了理解和解释作品中所表现的作者创造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固然不能证明作品的价值,但独独浓靠创造的自我就能揭示作品内在的本质吗?这是大可怀疑的。只有两种自我相互比照,才能对作品进行深一步的阐发。圣伯夫说“直击作品伪装下的作者”,他毕生为之战斗之一是“不断地揭露文学作品在各种形式下,甚至以最平常的形式下所隐藏的犯罪、诡计、俗套、学究气、哄抬、掺假和谎言。”当代社会忽视作家品格上的弱点和缺点,直至否定作品与作者之间的联系,导致文过饰非、美化自己的作品越来越多。圣伯夫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不会以作家的品行之优劣来评价作品,但是,我们会以作家的

4、行止来对照作品中的表现,因为作为读者,我们会问:“如果作家在他的私人事务中是自私的,那么他是否有权在作品中宣扬无私这种品德呢?”我们的社会会回答:“他有权。”可是,我们的批评家呢?难道他不应该超越社会的习惯和俗见,主持正义吗?批评可以是美的。让.斯塔罗宾斯基提到批评之美时说,批评具有“与诗的成功相若”的“精神之美”,批评应该能够做到既严谨又不枯燥,既能满足科学的苛求又无害于清晰,因此我冒昧地确定我的任务:给予文学随笔、批评,甚至历史一种独立的创造所具有的音色性和圆满性。批评之美源于批评家精神的自由,精神的自由是什么?李健吾先生说沈从文的小说“具有一种特殊的空气,现今中国作家所缺

5、乏的一种舒适的呼吸”。我以为,自由就是这种“舒适的呼吸”。真正喜欢文学的人一定喜欢富有文采的批评文字,喜欢“既严谨又不枯燥,既能满足科学的苛求又无害于清晰”的阐释作品的作品。(摘编自郭宏安《圣伯夫一在现代性的门槛上》)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批评形式上多元,内容上更应如此,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历史主义、实证主义、结构主义、现象学、社会学都可以是它的理论指导。B.作为一门艺术,文学批评是独立的、尊严的、多元的、具有理性及想象力的、承载着道德诉求的。善于把科学和诗结合起来的文学批评,是好的批评。C.文学批评在当代社会已发展成在相当封闭的小圈子里活动的学

6、问,一些新的概念和术语只在专家的笔下流动,与普通读者无缘。D.文学批评可以是美的,这种“与诗的成功相若”的美源于批评家精神的“舒适的呼吸”。李健吾先生认为现今中国作家缺乏这种“舒适的呼吸”。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面对文过饰非、美化自己的作品,文学批评家应该超越社会的习惯和俗见,主持正义。一个文学批评家有权揭露那些文过饰非的作者。B.文学批评,有备受关注的经典之作,也有无人问津的平凡作品,还有一些对人有害的作品。对有害作品,我们不必大惊小怪,因为时间会将它们转变。C.阐发作品需将“社会的自我”与“创造的自我”互相比照,单靠“社会的自我”未必能证明作品的价值

7、,而独靠“创造的自我”也未必能揭示作品本质。D.造成文过饰非、美化自己的作品越来越多的原因,是当代社会忽视作家品格上的弱点,否定作品与作者之间的联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作品应是真诚、真实的。批评家考察一部作品,不是为了揭露作者的“社会的自我”,而是为了理解和解释作品中所表现的“创造的自我”。B.即使一个作家在他的私人事务中是自私的,他也依然有权在作品中宣扬无私这种品德,这是一种社会习惯和俗见。C.文学批评应既严谨又不枯燥,既能满足科学的苛求又无害于清晰,喜欢文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