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论文 浅析商周青铜器纹饰几何造型及其规律

中国美术史论文 浅析商周青铜器纹饰几何造型及其规律

ID:47539802

大小:2.36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1-14

中国美术史论文 浅析商周青铜器纹饰几何造型及其规律_第1页
中国美术史论文 浅析商周青铜器纹饰几何造型及其规律_第2页
中国美术史论文 浅析商周青铜器纹饰几何造型及其规律_第3页
中国美术史论文 浅析商周青铜器纹饰几何造型及其规律_第4页
中国美术史论文 浅析商周青铜器纹饰几何造型及其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美术史论文 浅析商周青铜器纹饰几何造型及其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美术史论文题目:浅析商周青铜器纹饰几何造型及其规律指导老师: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专业:建筑学浅析商周青铜器纹饰几何造型规律摘要:商周青铜器的造型随冶铸技术的提和历史的发展也存在不同时代的差别。从商代早期开始,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可以在青铜器表面铸造出成熟的纹饰。如果当时具有一定的绘画水平,青铜器纹饰的发展就应该与同时期玉器的纹饰相一致。但从出土的情况看,玉器纹饰落后于青铜器,始终显得与其不同步。通过对商周青铜器纹饰制作工艺的研究,以及做相应的范铸模拟实验后,我们认为,商周青铜器纹饰的制作一般属于几何造形,是普通人较容易操作的,基

2、本不需要绘画技能。本文以商周青铜器中乳钉纹的制作工艺为例,说明商周青铜器纹饰的制作工艺属于几何造形。关键词:夏商周青铜器范铸工艺一、商周青铜器造型艺术的演变商周青铜器的造型随冶铸技术的提和历史的发展也存在不同时代的差别。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商代,是奴隶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除铸造工具、武器外,还制造了大量的青铜礼乐器。商代前期的青铜器,以河南郑州二里岗与杜岭、湖北黄坡盘龙城出土者为代表,器形有鼎、越、觚等;郑州杜岭出土的饕餮乳丁纹方鼎,造型规整庄重,器壁较薄,纹饰简洁疏朗,为商代前期青铜

3、器的代表作。商代后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更加精湛,形丰富,流行装饰各种纹饰。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皆具形制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的特征。如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尊等。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的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青铜工艺沿袭商代后期凝重典雅的风格,酒器稍减,食器增多。淳化史家塬出土的兽首錾大鼎,通高117厘米,重226公斤,形制庄重,纹饰清新,堪称西周早期青铜器之杰作。西周中后期,奴隶制趋向停滞衰落,青铜器的形制与纹饰El趋简率。陕西扶风出土的毛公鼎、大盂鼎及史墙皿皆属西周中后期的典型器物。二、几何纹

4、样的分析西周以前至夏代青铜器的纹饰,多是在范面进行手工制作的。春秋以后,发明了单元纹饰范拚兑技术,大多不需要再在泥范表面进行手工制作纹饰。所以,本文中所谓的商周青铜器纹饰制作技术,主要是指西周及其以前青铜器的纹饰制作工艺技术。经研究证明,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多是在范面制作的,其起稿的方法类似今天的机械制图。自商早期青铜器的纹饰技术成熟之时,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什么种类的青铜器,只要铸有纹饰,多讲究左右对称。在商早期至商中期青铜器的纹饰中,只有主纹没有地纹,且可以看到纹饰以鋬或扉棱为中心左右对称。到了商晚期,纹饰分出了主纹和地纹,但

5、还是一样讲究左右对称。这种左右对称的思想本身就是机械造型的思想,这与器物形体的造型思想也是相一致的。人们采用了机械造型的方法制作出了青铜器的模,在模的制作过程中,自然会包括几何造形思想。那么,也就是可以采用几何造形的方法制作纹饰。不论有无绘画技能,只要采用一般人都能操作的几何造形方法,就可以在泥范表面制作纹饰。下面,以商代青铜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乳钉纹,作为青铜器纹饰中的几何造形标本,进行讨论与研究。(1)乳钉最早将乳钉作为纹饰铸造在青铜器表面的,似乎是陕西城固出土的簋,但此簋腹部一周只有横向一排乳钉,这里的乳钉似乎是作为点缀的。

6、到商晚期的青铜器表面,已经有了大量的乳钉纹,多为横向五排乳钉,这明显是作为主纹饰进行制作的。商晚期至西周早期,以乳钉纹作为主纹饰的青铜器逐渐增多。此时,不光簋有乳钉纹,许多圆形鼎也铸造了乳钉纹,但还是铸有乳钉纹的簋为数最多。图一为陕西扶风县博物馆藏乳钉雷纹簋[2],此簋为三分法制模、制范。白色箭头所指之处是三等分纵向分范的其中一处,可看到有一条合范的铸造披缝,并可看到由于合范时错位而造成的左边高右边低。纵观商晚期到西周之间的圆形簋,分别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及六分法制模、制范。例如此簋采用了三分法制模,就说明此簋是用了三块范对

7、合后浇铸而成。那么,在此簋的一周,就会存在三条等分的纵向铸造披缝。如果是采用了四分法制模,浇铸出的簋一周必然会留下四条等分的纵向铸造披缝。采用六分法的,可依此类推。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浇铸的范可以根据需要分,但浇铸出的纹饰却是完整的。(2)田字格图中为宝鸡市下马营旭光村出土的商晚期簋,在此簋一周可看到有六条纵向的铸造披缝,说明此簋采用了六分法制模及制范。由六块范对合浇铸的簋,自然会产生六条铸造披缝。在两个白色箭头所指的范围内,可看到有两条披缝,每条披缝上都各有两个乳钉。由于范面的尺寸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不下两个竖“田”字方格并排

8、连接,所以,此簋就采用了两个竖“田”字方格叠压的方法,用以缩短纹饰面积。这既是乳钉纹制作的机动性,又是规律性。其规律很明显,都是竖“田”字方格的一角顶着披缝。这种方格的叠压排列相对少,但并非绝无仅有。当然,也可以向两边退一格,形成一个接一个完整的竖“田”字方格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