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539252
大小:56.79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1-14
《中国文学传统课程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文学传统汪涌豪传统:构成文学背后的东西,大本大宗、传的下来、统的下去、基本的内涵特性。生存样态、言说方式、用园诗意、精神梦境。总论:关注现世的文学中国文学最重要的传统:关注现实(以《诗经》为代表)日本汉学家百川静:辞书、诗经、神话研究大家,认为中国神话不成体系,因为中国人把神话历史化。“游仙诗”不是对宗教本身感兴趣,而是表达长生久视的现实渴望,—但现实渴望无法满足,神话体系即分解。西洋文学则发端于超现实文学,古希腊始,到近代宗教题材也是主流。东西方不同的哲学文学观来源于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生态理论)第一
2、节生存环境的制约一、社会地理环境中原:地势低平,暖湿、亚热,农耕生活为主,传统中国人易满足现状、易于对同一种生活方式文化产生认同。江河、湖泊众多,交通发达,从而语言、思想、生活习惯流通。地域封闭:心理上保守因循。材料1古人重视道路的建设(陆路为主,海仅为浴盐之利)《诗经·小雅·大东风》:“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大陆性意识:以海为田,补贴农耕。而非重视航海。周振鹤,曾撰文认为郑和航海是孤立的事件,历代皇帝不允许存在超出自己理性掌控的东西。康熙帝下令:“片帆不得入海”——出现“锁国”。《礼记》:“三王之祭川也,,
3、皆先河而后海”(海,吞吐日月之地,是一可怕的存在)材料2地势优势,漠视海洋——缺乏信仰,“人定胜天”相比之下,腓尼基人、希腊、罗马人,都是海洋文明,扩张侵略,出航前的祷告变为上帝信仰;日本同样是大海文明,由于灾害频繁,故有宿命意识,认为自然力不可控,视生命如樱花般脆弱,不惜死。神社遍布,宗教情结强烈。二、物质生产方式农耕:夏商周三代耕种只为裹腹不为交换,土地公有,集体劳作,不可买卖;↓小农经济:私有出现,男耕女织小生产,可以买卖,解放生产力。原材料→生产→销售;距离短→产品低廉→商品经济不发达“贤而多财则损
4、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司马光《资治通鉴》官本位思想↓资本主义萌芽三、社会组织形式氏族社会解体不充分,宗法意识大量留存: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严格的祭祀仪式。等级森严,上下亲和的超稳定结构。家国同构,群体意识发达,最期望有一个统一的天下存在。辜鸿鸣:基督教强调个人本身对个人的价值,做个好人。儒家强调个人本身对全体的价值,做个中庸的顺民。第一节社会意识的影响文化是人和自然的分离程度以及掌握自然程度的总和。一、崇尚伦理宗法社会,重视血缘(350个称谓,隆重的祭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从双亲到君主,国家
5、政治也蒙上了礼、仁的色彩“德主刑辅”材料3二、务实精神农耕生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利无悻悻,力不虚掷”“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章太炎、朱希祖《研究孔子文艺思想及其影响》:人比神重要,生比死重要。传统中国人不太会关注空空精神,会在不可验出止步。材料4鲁迅:中国人重实际,黜玄想。因此在中国难以形成全民族的宗教。儒家让人做好一个群众,基督教让人做好一个“我”。中国人也重视过天,但是以天人之际(天人感性说)为视野。汉代用天来象征人事,如下雪代表瑞兆等。看似敬天,实把天当傀儡。中国经验理性vs.西方科学理性三、循
6、环观念因为务实,会从周而复始的自然中(播种-收割)得出循环——万物循环,朝代更替——万事循环。这使得中国人更追求现在,安于现状,不思变革(一定程度上会阻碍进步)。老子:天道反本复始荀子:天行有常无往不复,任何发展都会回归原点(不断认识自己、确认自己;所以中国人历史感深重)四、恒久意识路径依赖:竞争、尝试少了,不确定因素,躁动就少了(虽然和谐,但是创新就少了)传统观念一直流传传统中国人认为世界是恒久的、静定的、无需质疑的;认为改变是一种冒进和功利。所以“袭故蹈常”,改革是很难的。(正面来看:非竞争、忍耐)五、
7、乐天安土的生活情结乐天知名,不做非分之想,免受无妄之灾。自然农业使与外界联系较少,安于自己的小土地,不走出——安土重迁的观念。费考通《乡土中国》:不流动、孤立、隔膜。以宗族为单位,不需创立新的社会关系。求稳定。对离乡背井的人怀有不好的想法,具有道德戒备。不事生产的人被称为浮脚、游手(无根的)。上编中国文学传统的精神内涵第一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文学的表达中国人的一个性格特点:重视现世世界,漠视彼岸世界。这很大地影响到中国文学。吉川幸次郎(日本的汉学专家)认为中国人一般写的都是日常生活,非虚构的,这得以构成中国
8、的文学传统。中国人从不将信仰建立在空想之上,认为只有在现实中才有陶冶情操的美好之物。古代中国人常把自然看作和人同等的,而西方则认为人和自然可以区别开来。例如:比德现象歌德:中国人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无法度越的壕堑。山尾郊一:中国人只有在自然之中才能得以安居,只有在自然之中才能找到真正的美。中国人认为自然是有生命的,所以中国诗人常常让自然景物自己呈现,自己演出。相比之下,西方人常把自然当做科学的对象,用以研究,当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