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教案

中医内科学》教案

ID:47538738

大小:228.01 KB

页数:43页

时间:2020-01-14

中医内科学》教案_第1页
中医内科学》教案_第2页
中医内科学》教案_第3页
中医内科学》教案_第4页
中医内科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内科学》教案疟疾概念s感受疟邪s正邪交争s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s多发夏秋季历代认识s殷商甲骨文“疟”字记载s《素问》对病因病机、症状、针灸治法s《神农本草经》常山治虐s《金匮要略》蜀漆治疟、补充“疟母”s白虎加桂枝汤治温疟、鳖甲煎丸治疟母s《肘后备急方》“瘴疟”最先青蒿治疟历代认识s《诸病源侯论》“间日疟”“劳疟”s《千金要方》马鞭草治疟s《三因极-病证方论》“疫疟”特点s《脉因证治》传染概念s《证治准绳》易感性、免疫力及南北地域的差异。s《景岳全书》感受疟邪现代医学范围-疟疾证候特征

2、s症状: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s典型发作过程,通常持续5~8小时左右s发作特点:周期性及间歇性,多数间歇一日后,再次类似发作s季节:多发于夏秋季分类s因正气的盛衰、寒热的偏胜、感邪的轻重、病程的久暂s正疟-通常情况下疟疾s温疟-素阳盛,临床以阳热偏盛为主,表现寒少热多者。s寒疟-素阳虚,临床以阳虚寒盛为主,表现寒多热少者。s瘴疟-南方地区,由瘴毒疟邪引起,致阴阳极度偏盛,寒热偏颇,心神蒙蔽、神昏谵语者。s劳疟-疟病日久,疟邪久留,使气血耗伤,正气不足,每遇劳累即发病。s疟母-疟病日久,气机郁滞

3、,血脉瘀滞,津凝成痰,气滞血瘀痰凝结于胁下。病因病机s先寒后热、寒热相当-正疟s阳热偏盛、寒少热多-温疟s阳虚寒盛、寒多热少-寒疟s寒热偏颇、神昏谵语-瘴疟s传染流行、病及一方-疫疟诊断要点s典型症状:寒战、发热、出汗周期性发作,间歇期症状消失,形如常人。s居住或近期到过疟疾流行地区,在夏秋季节发病。s实验室检查:血涂片找疟原虫鉴别诊断s其他寒热往来表现的疾病s发作定时否s有无季节性、地区性特点s有无其它各病证的症状存在辨证论治辨证要点s辨瘴疟与一般疟疾s辨寒热s辨正气瘴疟与一般疟疾鉴别疟疾与其他病证

4、的鉴别治疗原则-祛邪截疟s和解表里s清热保津s温阳达邪s清心开窍s化浊开窍s补益气血临床分型s正疟-寒战壮热、休作有时、头痛面赤、口渴引饮、遍身汗出、热退身凉,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s温疟-寒少热多、汗出不畅、头痛、骨节酸痛、口渴引饮、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s寒疟-寒多热少、口不渴、胸脘痞闷、神疲体倦、舌苔白腻,脉弦。s热瘴-寒微热甚、或壮热不寒、头痛、肢体烦疼、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甚至神昏谵语。舌红绛,苔黄腻或垢黑,脉洪数或弦数。s冷瘴-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或

5、呕吐腹泻,甚则神昏不语、苔白厚腻,脉弦。s劳疟-倦怠乏力、短气懒言、食少、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遇劳则复发疟疾、寒热时作、舌质淡、脉细无力。s疟母-久疟不愈,胁下结块,触之有形,按之压痛、或胁肋胀痛、舌紫暗、有瘀斑,脉细涩分型证治治法方药s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柴胡截疟饮s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s寒疟-和解表里、温阳达邪-柴胡桂枝干姜汤s热瘴-解毒除瘴、清热保津-青蒿素合清瘴汤s冷瘴-解毒除瘴、芳化湿浊-青蒿素合不换金正气散s劳疟-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何人饮s疟母-软坚散结、祛瘀化痰

6、-鳖甲煎丸转归预后s一般疟疾预后良好s劳疟易反复发作,病情缠绵。s疟母治疗时间较长s瘴疟预后差,易死亡。预防调摄s防止感受疟邪,尤其夏秋季节。s消灭蚊虫,避免叮咬。s疟疾发作后注意擦干汗液。s营养饮食,避免过劳。病例讨论n刘某某、男、63岁、干部。主诉:发作性发热2年多,两年来,每隔3~7天左右即发高烧一次,每次发烧约持续3~4天,渐渐自行缓解退烧,在发烧期间曾使用过多种药物,均不能改变其发烧规律,偶尔也有发烧几小时而自退或隔约20天发烧一次,但较少,总以每隔一周左右即发作一次为最多。发热之前先发冷,

7、有时呕吐。曾用多种抗菌素、退热剂及中药治疗,未能制止发作。多种化验检查、超声波、胃镜、胆囊造影等检查,均未能确诊。n现有发热,感右胁及胆囊区堵满不适,恶心、口苦、口渴,纳差、鼻塞、咳嗽、可出较多的黄白粘痰,腰酸乏力,精神不振。n望闻切诊:瘦弱、重病容、面色不华、舌苔薄而微黄;语声低微、呼吸有时气短、时有咳嗽、咳声清亮;左手脉沉细,右手脉弦细。辨证论治s疟疾s病机:表里不和、营卫失调、病久内热s病位:邪在少阳半表半里s治法:和解少阳,清热达邪柴胡25黄芩12党参15炙甘草3生石膏30(先煎)、赤白芍各1

8、2桂枝6生姜3大枣4个陈皮9茯苓12牛膝9方义s主药-柴胡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热。s辅药-黄芩-清泻少阳火热s生石膏-清泄气分泄热s佐药-桂枝解肌大表、调和营卫而助邪外出。s扶正-党参、炙甘草、大枣甘缓和中,补益正气s使药-赤白芍、陈皮、茯苓、生姜、牛膝肺病证概念1.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影响下,造成肺脏功能失调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证.2.多以气机升降失常为主3.常见病证:咳嗽、哮病、喘证、肺胀、肺痈、肺痨、肺癌4.常见证候常见证侯1.肺气亏虚-肺气不足+卫气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