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三辨

味之三辨

ID:47506957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12

味之三辨_第1页
味之三辨_第2页
味之三辨_第3页
味之三辨_第4页
味之三辨_第5页
资源描述:

《味之三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诗味三辨摘要:“味”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在哲学,还是诗学中,其意义都是很丰富的了,想要全面解释诗歌乃至整个文学中的“味”是很难的,因为一方面“味”是一个极为感性的词,古今文人运用起来也不免感性,很少有诗评家在“以味论诗”时对“味”做一个语义的考证。另一方面,就是中国古代诗话的风格是“以诗论诗”的,很多诗话本身就是诗或者是具有“诗的气质”。关键词:味,哲学之味,诗学之味,诗味,诗之味。“味”在中国古代诗论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几乎所有的古代诗话都有对于“味”的思考。很多学者认为“诗味之味”源于“食味之味”,更有《说文解字》将“味

2、”解释为“味,滋味也,从口,未声。”其实“味”源于口舌之味的解释是很自然的,这种带有“比”的思想的语言现象在中国古代哲学,美学,诗学中是屡见不鲜的,如“山”“水”“玉”“气”“体”“风骨”等等。“味”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在哲学,还是诗学中,其意义都是很丰富的了,想要全面解释诗歌乃至整个文学中的“味”是很难的,因为一方面“味”是一个极为感性的词,古今文人运用起来也不免感性,很少有诗评家在“以味论诗”时对“味”做一个语义的考证。另一方面,就是中国古代诗话的风格是“以诗论诗”的,很多诗话本身就是诗或者是具有“诗的气质”。这样我们要弄

3、明的诗中之味,真是“欲辨已忘言”了。但无论多难做学问总讲究“接着做”的,姑且运用西方语义分析的方法来辨一下这个“味”,权作抛砖。一,“哲学之味”与“诗学之味”。《论语》上讲到“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里的肉味就是肉的味道了,然而把肉味同音乐联系起来是什么意思呢?在《史记》中有“学之”之谓,就是孔子学习舜乐《韶》,而得到净化故不知世俗之食欲。这里所讲的其实是个哲学问题了,就是音乐能够陶冶人性情,让人忘记一些欲望,这一点也与孔子的礼乐之教是一以贯之的。在《礼记·乐记》中有这样的论述:“《清庙

4、》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久而徂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平民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这里很清晰的说明了,音乐是要有遗音的,就是把音乐变得悠远,平淡人们的心性,而不是演奏让人们心生欲望的音乐,“大羹”就是肉汤,不要调和味道,就会让人回味无穷,而不会心生厌倦再去寻求更加美好的味道。这就是所谓的“先王之制”“礼乐之教”。所以这里的“味”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遗味”一种是“极口腹之欲”。无论怎样解释都还在哲学的范畴中,与后世用来论诗的“味”是完全两种

5、概念,不应该这样去混淆。从“味”这一概念,还可以看到儒道哲学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儒家承认人的欲望,试图加以克制,所谓“克己复礼”就是了。而道家则是从源头上就反对人的欲望,所谓“无为而治”是了。《老子·第六十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王弼解释“无味”为“恬淡为味”是不正确的,因为道家的思想在“无为”这个事情上说的还是比较彻底的。不是说“无为”就是为可为之为,道家在庄子时就明确的质疑儒家的“可为之为”,所以坚持“无为”。至于“味”,在老子那里就是真正的“无味”,而王弼的“恬淡为味”同《礼记》中的“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大

6、至相仿。所以老子说的“味”包括“机口腹之欲”和“遗味”,当然也是哲学思考了。先秦典籍中很有一些关于“味”的记载,基本上都是围绕以上两种“味”的解释来说的。当然也有的涉及到美学问题的,如《荀子·王霸》云:“故人之情,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讲的是审美快感的问题。魏晋时代是个文的自觉的时代。陆机最早在《文赋》中提到“味”。他说:“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泛,随一唱而三叹,固即雅而不艳。”显然陆机把《礼记》上的“大羹之遗味”运用到了诗论上来,其选取的角度在于论述诗文的风格,陆机认为“大羹之遗味,朱弦之清泛”

7、是文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体制。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味”,但可以算是“诗之味”了。这与钟嵘的“滋味”,司空图的“韵味”,严羽的“趣味”都是在诗学这个范畴中来运用味的。乃至后世“有趣者好诗,无味者劣诗”和“辨味”之说,都属于“诗学之味”。二,诗味与诗之味。上面所讲的哲学之味与诗学之味,哲学之味基本上说的是先秦以前对于“味”的理解。汉朝有对于味的论述,大致是关于食味或品味的解释。然而魏晋后,从诗学的角度来提到“味”的现象越来越多,比如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对于“味”的阐释,当然刘勰只是在一些完整的意义上牵扯出“味”来,并没有给予它

8、完整的意义。钟嵘在《诗品》中提到“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可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钟嵘这里说到五言诗是“众作之有滋味者”,是相对于四言及五言以外的文体而讲的。《诗经》《楚辞》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