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红高粱》的语言艺术特色分析

莫言《红高粱》的语言艺术特色分析

ID:47481848

大小:2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1-11

莫言《红高粱》的语言艺术特色分析_第1页
莫言《红高粱》的语言艺术特色分析_第2页
莫言《红高粱》的语言艺术特色分析_第3页
莫言《红高粱》的语言艺术特色分析_第4页
莫言《红高粱》的语言艺术特色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莫言《红高粱》的语言艺术特色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莫言《红高粱》的语言艺术特色分析  摘要: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而《红高粱》作为莫言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为80年代的中国文坛开启了新的篇章。莫言的文章风格和语言艺术在《红高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叙述角度,色彩语言的运用,口语化的写作语言,感官化的描写以及文章的修辞手法这五个角度对《红高粱》的语言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莫言《红高粱》语言特色  引言  莫言,1955年出生于山东高密的一个农村家庭,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也是第一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而《红高粱》是莫言所有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文章刚一出版就在80年代现

2、代主义风行的中国文坛掀起轩然大波。在《红高粱》这篇小说里,莫言的写作风格及其语言特色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叙述角度独特化  《红高粱》的叙述角度非常独特。文章是以“我”――一个小男孩的叙事角度描写了父辈与祖辈所经历的故事。文章的一开头的称呼就是“我爷爷”“我奶奶”,用一种回忆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回忆的过程中又出现了由我父亲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感受,从第一人称转换到第三人称的叙述之中毫无违和之感,把读者一下就拉到了几十年前,将这个故事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这种独特的叙述角度的切换,既可以用第一人称的讲述给读者带来亲切感和真实感,又可以通过第三人称的叙述使

3、读者体会到对故事的全知性和视角的开阔性。文章中一写到“我奶奶”的时候,便会站在我奶奶的角度把她的内心想法通过对主观想法的描写直接表现出来,并且利用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对当时的外界环境进行描写,而不是只通过第一人称的全知视角对当时的事件进行描写。作者在这几种不同的叙述角度之中切换得十分流畅自然,虽然与常理相悖,但却能更好地使读者融入到作品中,并使之客观地感知事件与人物。这种主观与客观的交织,时间与空间的变换,形成了这篇文章独特的叙述角度。也使得小说的结构有了很大程度的灵活性,同时也比单一的第一人称视角要丰富得多[1]。  二、语言运用色彩化  色彩本身是一种

4、客观的存在,但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移情,给色彩赋予了特殊的感情,从而使语言和情感更加具象化。而在莫言的小说里,色彩好像承载了更重要的意义。在他的文章中,描写色彩的词汇被广泛运用,在莫言《红蝗》这部18万字左右的小说中,色彩词汇居然先后出现了400多次。而这一特点也体现在了《红高粱》中。《红高粱》中莫言所使用的颜色通常都为亮色,比如红色、绿色、蓝色,相对地很少使用暗色系。这些明亮的颜色给寻常的事物增添上不同的夺目光彩,让读者能感受到这其中的活力与生命力。  虽然莫言经常用到各种色彩的词汇,但是在《红高粱》中给读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应该是红色和绿色的运用。文章中

5、写“奶奶那年身高一米六,体重六十公斤,上穿碎花洋布褂子,下穿绿色缎裤,脚脖子上扎着深红色的绸带子”,奶奶中弹的时候写道:“我奶奶在奔跑时像一只鲜红的大蝴蝶,奶奶在中弹以后奶奶的血把父亲的手染红了,又染绿了;奶奶洁白的胸脯被自己的血染绿了又染红了。”这种反差烘托出了当时的悲壮情形,给读者的视觉造成了很大冲击。在莫言的笔下,红色和绿色这两种颜色刺激着我们的感官,同时也为文章增添了一层厚厚的传奇色彩。  红色象征着生命与激情,只有拥有激情,人们才会有男欢女爱,才会奋勇杀敌,才更能勇敢地去爱去恨。文章用红色表现了高密人的敢爱敢恨的激情和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也用红色表

6、现人性的淳朴,象征着流淌在身体里的鲜血和人的天性本能[2]。《红高粱》中的色彩词作用的良好发挥,成就了与众不同的《红高粱》。  三、写作风格口语化  莫言是一位具有乡土情结的作家,他有深深的怀乡之情,因此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方言词语或是比较口语化的词句。他出生在农民家庭,家乡的风土人情是他创作的不变主体,他总是喜欢用最真实的语言还原作品,这就使他的作品具有了独特的地域性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红高粱》中的小说人物大多都是生活在高密农村的人们,为了使小说更加贴近人物,形象更加逼真,文章采用了具有当地色彩的民俗性语言。  其次,《红高粱》中也出现了许多脏话、粗

7、话。戴凤莲和余占鳌的很多语言中都充斥着脏话、粗话,还有一些粗俗污秽的话语。这些话语虽然并不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但也充分地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农村。这些粗话、脏话也表达出农村老百姓简单直接的生活态度,敢爱敢恨的生活状态。文中很多脏话出自余占鳌口中,而很多时候,这些话的对象都是他的儿子和兄弟,这些词的表面意思已经慢慢淡化,更多的是亲昵的语气和情感的交流。而男女之间的一些粗话也正体现了余占鳌等人物有血有肉的人物特征,表现了农村人民最直接的感情和最质朴的状态。余占鳌在文中自称“老子”,经常把“狗日的”“兔崽子”这些词挂在嘴边,这些粗话方言更加活灵活现地为读者勾绘出一个

8、敢闯敢拼、天不怕地不怕的混合着土匪气质和英雄主义的抗日英雄形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