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267406
大小:9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8-18
《19求职材料的准备与使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求职材料的准备与使用对于即将走向就业市场的毕业生来说,具备了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并不等于就找到了适合的工作单位,他们不但缺乏社会工作经验,也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求职技巧,所以,熟练掌握就业技巧并在实践中正确运用,就成为求职成败的关键因素。本章的目的是从求职的实际需要出发,重点阐述求职简历、求职信的要求和做法,指导学生顺利地通过就业的第一道门槛。第一节毕业生求职材料的构成和制作原则求职材料,是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为了择业成功而准备和使用的各种书面材料。毕业生准备求职材料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引起用人单位对自己的兴趣,使自己能够最终被录用。用
2、人单位出于节约人力和时间的考虑,大多数情况下不采用直接面试的形式,而是要求求职者先寄送求职材料,由他们进行比较、筛选,然后再决定求职者是否面试。由于用人单位最初是通过求职材料来了解求职者的,因此,求职材料的质量,对于用人单位是否与该求职者做进一步的接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求职材料的构成和作用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接触,应准备哪些求职材料呢?我们首先从用人单位的招聘广告来作为认识的出发点。[案例分析]江苏昆山人才招聘市场时间:2004年12月30日上午8:00-11:30,地点:昆山市电视大学。招聘广告:昆山光成机械有限公
3、司招聘业务助理2名,日/英文各1名,专科,国贸或相关专业,要求外语听说写流利,熟悉文字处理,中英文打字每分钟40字以上。厂务助理1名,专科,机械相关专业毕业,熟悉办公自动化,中英文打字每分钟40字以上。点评:对于毕业生来说,厂务助理岗位是比较有发展潜力的职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的初期阶段,应做好以下事项:①投递求职材料,主要是临场书写和投递求职信与个人简历;②了解招聘相关情况和企业选择参加面试学生名单的截止期(一般在一星期内);③在截止期前选择合适时间,采用电话联系方式了解自己的情况,加重用人单位对自己的印象;④一旦被选择参加面试,做好
4、面试准备。(一)求职材料的构成求职的书面材料主要包括求职信、个人简历、各种证明材料等。1、求职信求职信,也称自荐信,是毕业生在收集需要的信息后有目的地向用人单位做的自我介绍。它是针对特定单位(岗位)的特定人写的,主要表述求职者的主观愿望和特长,以求吸引招聘者的注意力,取得面试机会。求职信在求职过程中作用重大,是学生自我推销、展示自己公关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求职信从形式到内容都应给人以美感。2、简历第15页共15页简历顾名思义是反映求职者个人的简要经历,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的经历与成绩的概括和总结。它提供给阅读者的信息量应该是全面
5、而直接的。用人单位从求职者的简历中,能够看出该求职者在业绩、能力、性格、经验方面的综合表现,在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都是通过简历来了解求职者的经历,如受教育程度、兴趣、特长等,留下一个初步的印象,从而决定求职者能否参加下一轮的面试。从某种意义上说简历决定着求职者的前程。3、《毕业生推荐表》它是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发给每位毕业生填写的并附有学校意见(鉴定、评价等)的书面推荐表格。该表一般由3部分组成,一是毕业生本人的情况介绍;二是毕业生所在院系的推荐意见;三是毕业生所在学校就业主管部门的推荐意见。一般来讲,这个表格是学校正式向用人单位推
6、荐毕业生的书面材料,因此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和可靠性。用人单位往往对该表比较重视,因此,要求毕业生认真填写,妥善保管。4、其他求职材料其他材料做为副件,是求职信、个人简历、《毕业生推荐表》的补充和证明,主要包括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成绩单、相关证书复印件(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各类奖学金及其他获奖证书、各种技能证书、各种职业证书等)、社会实践(实习)鉴定、院系教师的推荐信、公开发表的论文、文章及其他成果复印件或证明等等。二、求职材料制作的基本原则无论是求职信、个人简历,还是毕业生推荐表等材料,在准备时都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真实
7、为首,取舍得当求职材料是毕业生大学生活的全面反映和总结,在内容上必须真实,这既是大学生诚信素质的表现,也是获得求职成功的首要条件。毕业生在制作各类求职材料时,应避免以下几种现象:第一,刻意漏填。对于求职材料中必须填写部分,如家庭出身、民族、籍贯等,有的毕业生以为某些情况会成为求职劣势,容易遭受歧视而故意漏写或欺瞒,这样做的结果只能导致求职失败。曾有这样一个求职案例:某校毕业生小张来自农村,平时生活俭朴,作风踏实,但用人单位看到小张求职材料中的父母一栏并未填写,小张未填写的原因是害怕因父母是农民而受到单位歧视。本来小张来自农村的特点,在
8、某些职业岗位竞争中是有优势的,结果他却理解为劣势,导致材料不真实而与该单位失之交臂。第二,虚构经历。有的同学为了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使自己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虚构了很多自己在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和获奖情况,如当过几天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