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笔会)-高等教育如何回应“美好生活”之奋斗目标

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笔会)-高等教育如何回应“美好生活”之奋斗目标

ID:47253473

大小:25.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30

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笔会)-高等教育如何回应“美好生活”之奋斗目标_第1页
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笔会)-高等教育如何回应“美好生活”之奋斗目标_第2页
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笔会)-高等教育如何回应“美好生活”之奋斗目标_第3页
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笔会)-高等教育如何回应“美好生活”之奋斗目标_第4页
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笔会)-高等教育如何回应“美好生活”之奋斗目标_第5页
资源描述:

《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笔会)-高等教育如何回应“美好生活”之奋斗目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笔会)——高等教育如何回应“美好牛活”之奋斗目标China'sHigherEducationtowardthe2035Goal(ConferenceinWriting)作者:陈廷柱作者简介:陈廷柱,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文出处:《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年第20181期第1-22页期刊名称:《高等教冇》复印期号:2018年07期教育与美好生活的关系是教育基本理论界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多处提到〃美好生活",既提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2、,也指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预期,以〃教育与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硏究,将会更受重视、更加深入和更为全面。讨论"面向2035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回应〃美好生活"之奋斗目标应成为我们反思、发展与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支点。一、反思我国高等教育,对"美好生活"的漠视是诸多弊端之源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当前发展势头更为强劲,然而问题与弊端也有很多。特别是项目化的发展策略、指标化的评价方式及表格化的管理趋势等,将多数高校的多数教师置于一种非常令人

3、纠结的境地。此种境遇中的边缘人,既要忙于应对这些事务,却又所获甚少,难免产生失落、焦虑乃至怨恨等消极情绪。而此种境遇中的弄潮者,虽所获较多但又很难在各种诱惑面前止住继续拼搏的脚步,因为太忙太累也容易产生犹豫、抗拒和倦怠等负面心理。网络或微信中有许多诸如〃复旦教授:中国教师的日子为什么那么难?"、大学教师〃从不加班,因为从不下班"之类的帖子,可以作为佐证。更为糟糕的情况是,项目增多了,指标好看了,管理精细了,而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未必显著提升,大学之精神却备受蚕食。众多高校在可比的、有助于提升排名位次的方面用足了功夫,但在隐

4、性的、有助于提升师生精神境界与幸福感的方面无所建树。即便是师德先逬评选等,也流行网络投票等可计量的手段,使原本颇为纯洁崇高的事情亦变成可人为运作的对象。急功近利的思想与行为在普遍蔓延,高校作为精神家园的传统形象越来越模糊。究其根源,可以说是特走政策环境中教师们为生存与生活所迫所致,也与教师群体对美好生活的漠视密切相关。高校用于教师工资福利支出的经费比重普遍偏低,而教师通过项目、奖励等渠道获得的经费资助或现金收入相当可观,这就容易导致多数教师为了争取项目或奖励而不辞辛劳,乃至采取非正当的竞争手段。很多教师已不再习惯于清贫乐道的教学科

5、研生活,或看重教学科研成果所带来的荣誉,或看重教学科研成果所带来的实际收益,难以静下心来认真考虑各自究竟需要或适合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部分教师甚至将享受美好生活的愿望寄托于退休以后。易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外部教育政策与过于在意多方面获得感的教师生活态度所产生的叠加效应与连锁反应,势必会冲击教师生活质量,也必然波及教育质量与学术质量。若教师群体丧失对美好生活的信仰与坚守,并在特走环境、政策与措施刺激之下,教学科硏沦为谋生手段的情况就很难避免。这或许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诸多弊端的根源所在。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需

6、要剖析"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简明扼要地描述了2035年我们国家应达到的整体发展状态,其中很多内容与"美好生活"密切相关。高等教育发展既要为之作出贡献,也要与之适应并作出相应调整,前提则是需要深入剖析〃美好生活"之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丰富内涵。从高校教师群体来说:(1)美好生活应是较有尊严的生活。有尊严的生活与教师群体的工资收入有关,也与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相关。面向2035年,我国需要继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力度,高校教师群体的实际收入要达到较高水平,应在国际学术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对于竞争性的项目经费,必须加大

7、项目监管与社会问责力度,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筛选环节,通过优化项目评选流程与技术辅助平台建设,切实将影响公平公正的各种人为因素控制在最低限度。(2)美好生活应是较高追求的生活。美好生活需要物质条件作为基本保障,需要良好政策环境加以呵护,更需要有较高的精神追求以超越外在条件的局限。面向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务必重视教师精神家园建设,高校教师也须加强自身修养,面对诱惑能守住底线,遇到问题学会从自身找原因,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和以德施教,习惯于在教书育人、钻研学问的过程中体验学术生活的美好。(3)美好生活应是较为自由的生活。高校教师

8、群体具有特殊性,或因为学术事业,或因为个人喜好,往往需要较宽裕的自由支配时间、较充分的自由探索空间以及较便利的出入境与自由流动政策等。面向2035年,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不应回避与教师学术生活相关的自由议题,在不违背国家基本原则和学校整体利益的前提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