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248050
大小:5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大还是小》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大还是小》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文章通过“有时候大”和“有时候小”的比较,使孩子们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们懂得如何“变大”。本课设计凸显以下三个方面: 1.着眼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比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伙伴互相评议、小组合作探究、师生感情对读等。 2.激趣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 3.突出“读”的作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
2、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预习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生字,拼读生字,记忆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启发质疑 1.出示字卡“大”。 师:同学们,请大声地读这个字。(生读:大) 师:上课时,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大。你知道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吗?(生答:小) 2.出示字卡“小”。 师:请小声地读这个字。(生读:小)上课时,回答问题声音不能太小,否则别人就听不到了。老师要看看这节课谁的表现最棒。(同时出示字卡“大小”)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
3、读:大小) 3.质疑: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能说说为什么吗?(指名回答) 师:有一个小朋友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是怎么回答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大还是小》。(板书课文题目) 4.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师生梳理出主要问题) 5.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出示自探提示一。 温馨提示一: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拼读课前圈画的生字,要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6.根据自探提示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提
4、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质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1)我会读 课件出示词语: 时候 觉得 穿衣服 自己 很小 快点儿 (注:“时、候、觉、得、穿、衣、服、自、己、很、快”要带拼音。)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自主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④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 (2)我会认 ①这些词中有些生字需要我们记住,
5、瞧,它们已经从词中跳出来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 时 候 觉 得 自 己 很 穿 衣 服 快 ②识记生字: 接下来在小组中相互读一读本课的这些生字,并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说说记住它的办法。(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在各组中巡视,解答疑难。) ③我来考考大家: “我在洞穴里发现了一颗牙。”(穿) 这是我们的识字办法之一——编谜语,猜谜语。接下来要看你们的本领了,说说你们的识字办法吧!(学生自由选择生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④小结:识字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还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但要注意编
6、的字谜要合理。 ⑤指名认读,齐读。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特别注意趣味性和方法性,这一环节,我设置了猜谜语识字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三、写字指导(自、己) 1.交流谈话。 师:你觉得在这十一个生字中哪个字最简单?(己)组一个词好吗?(自己)现在我们就来写好下面这两个字。 (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自、己) 师:听,这两个字宝宝在说悄悄话呢!它们正在问大家:“我们有相似的地方,你们发现了吗?”(发现了,它们都是独体字)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跟着书写。 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
7、点拨。 4.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读帖、描红、仿写、评价是学生自主写字的四个环节。在这四个环节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发展并完善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所有的策略均以学生为主,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四、再次朗读,解决问题 1.认识了这些字宝宝,并写了两个生字。 教师出示自探提示二。 温馨提示二: (1)再次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找书中的小朋友到底是怎样回答的,标出相关语句。 (2)练习读好这些句子,为朗读展示做准备。 2.学生先自由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然后在小组内展示朗读。教师巡视。 3.
8、指名展示朗读。 设计意图:学习过程中,儿童最大的需要就是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表演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发掘了个人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合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