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172638
大小:6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16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林海 2教案 浙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林海2教案浙教版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事物和结合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2.学习掌握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6自然段。教学重点:了解大兴安岭的景色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蕴涵在文章里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林海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岭起伏,森林茂密,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副其实的林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课。 二、轻声读课文,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1.讲来大兴安岭前的想法。2
2、.讲大兴安岭的景色特点。3.讲大兴安岭的林多。4.讲落叶松多。5.讲林间的野花美。6.作者由看到的景物产生的联想。7.讲参观林场的见闻和感受。 三、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按下列提纲,说说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1)大兴安岭的岭(2)岭上的林(3)林中的花2.课文中几次讲到亲切与舒服?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四、指导学生分段1.自读课文,思考:按参观顺序全文可分几段?2.讨论分段: 第一段:(1)讲刚进入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感受。 第二段:(2—6)讲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 第三段:(7)讲参观林场的见闻和感受。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
3、课文,自学生字、词。第二课时 一、复习朗读全文,想一想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林海的? 二、指导学生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的第一段,思考:我一走进原始森林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板书:亲切、舒服)2.讲读第二段(1)多媒体显示。指名读第二段。(2)问:兴安岭的“岭”有什么特点?哪些词写出“岭”的温柔? 理解“温柔”、“盛气凌人”,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多媒体课件,看看大兴安岭的林有什么特点? 多媒体显示第三自然段。知名度,理解品句 眼睛看到的到处是绿的;茫茫的一片林海,说明林很多;不同的绿色说明树木的品种多。(4)小结:这一自然段讲大兴安岭
4、是林海。(5)多媒体显示第四自然段。理解品句。 这里把落叶松比成什么?浪花指的是什么?(6)齐读第五自然段,理解品句。第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大兴安岭看作会打扮自己的美丽的姑娘充分表现了作者的()、()之情。(7)多媒体显示第六自然段。理解品句 为什么说“它的美丽与建设结尾一体,美得并不空洞”?请用“因为……所以”回答这个问题。 理解“空洞、千山一碧”。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亲切、舒服的感觉 四、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备背诵课文的第三至六自然段。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1.检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从那几方面写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2.读句子,想想
5、分别描绘了怎样的图画,再说说这样写号在哪里。(1)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时写俏丽的百花,树干时银白色的。(2)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轻松座山,白桦围裙,还穿着绣花鞋。 二、学习课文的第三段1.自读课文第三段,思考:为什么到了林场,“我”这种亲切之感加深厚了?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的?人与山的关系更加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她的确有兴国安邦的意义”?理解“兴国安邦” 三、总结全文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几次讲到“亲切、舒服”?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2.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大兴安岭的
6、景色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运用了那些方法?(拟人、对比、比喻)3.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指导学生概括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写了大兴安岭的景色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对大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四、巩固练习1.写出带点的反义词 林海不但能够万古长青,而且可以综合利用。综合——()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温柔——() 它的美誉建设结尾一体,美得并不空洞。空洞——()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 折断化石把大兴安岭和()比较着写,大兴安岭的特点是(),而秦岭的特点是()。3.练习
7、背诵课文的3—6自然段。 五、作业生字组两个词;练习用“缺乏、恰好”造句。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花潮1教案浙教版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课文中的联想,能分辨课文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2.学会“踵、梧”等9个生字,理解“花团锦簇、接踵摩肩”等26个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4.感受春天的美景和社会平和安详的气氛,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见闻和联想,并能够分辨课文中的有关句子。教学难点:课文第三段根据不同性格和年龄的看花老人的特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