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林海 1教案 浙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 林海 1教案 浙教版

ID:29478461

大小:70.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六年级语文下册 林海 1教案 浙教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林海 1教案 浙教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林海 1教案 浙教版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林海 1教案 浙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 林海 1教案 浙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林海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在我国的内蒙古高原东部,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岭起伏,森林茂盛,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副其实的林海。  板书:林海  2.释题:课题中的“林”指的是什么地方的“林”?“林海”又是什么意思?  3.出示幻灯,简介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和黑龙江省的西北部

2、,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100~1400米,它的森林以落叶松、红松、白桦为主。   二、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及生词。  2.读准生字词,同桌互查。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4.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分析字形结构。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孤峰突起:单独的一个山峰高高地耸立着。   盛气凌人:形容骄傲蛮横,气势逼人。  目之所及:眼睛能看到的地方。   千山一碧:许许多多山峰都是碧绿的颜色。   兴国安邦:国家兴盛安定。  悦耳:好听。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3、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初入大兴安岭觉得名字悦耳。  (2)岭的样子。  (3)岭的颜色绿得难以形容。  (4)林就像大海一样。  (5)花多而美。  (6)木材用途广泛。  (7)作者看到大兴安岭的林场后的感受。  3.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1)试着说出分段依据(按照不同的内容分段)  (2)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作者刚进入原始森林时的感受。  第二段:(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从岭、林、花三个方面介绍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  第

4、三段:(第七自然段)参观林场时的见闻和感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  2.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并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二、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作者来到大兴安岭有什么感觉?这个感受是怎样来的?(感到大兴安岭的名字是

5、那样的亲切与舒服,这一感受是眼见脚踩手摸等深入林中观察的结果)  2.指导感情朗读,要读出亲切舒服之感。  3.这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述)  三、重点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岭的特点)  2.自读后小组讨论,大兴安岭的“岭”、“林”、“花”各有什么特点。  3.讨论、交流。  “岭”的主要特点是“温柔”。“温柔”原指性情柔和,平顺。本课指山势平缓,轮廓柔和,这个特点是通过与秦岭比较得出的?“云横秦岭”意思是云在秦岭的半山腰,写出了秦岭的突兀险峻。而大兴安岭“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谁也不孤峰突

6、起,盛气凌人”。大兴安岭的“岭”还有一个特点是多。“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看不厌”一是因为“岭”各具形态,二是因为“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看着这样的“岭”,心里一定感到亲切、舒服。  “林”的主要特点是树多成海。“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落叶松”,“白桦”。但从“深的、浅的、明的、暗的”可以知道树的种类多。看到这么多树,心中一定感到亲切与舒服。  4.学习本段中的修辞方法,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可作适当点拨。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用这些修辞方法可不可以?  5.

7、老师范读,指导朗读。  (大兴安岭真是太美了,谁能带着感情读一读这段?)  6.自由读课文,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展开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如:作者这样描写,在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们上穿翠绿的衣衫,下穿白色裙子,脚穿多彩的绣花鞋。颜色搭配多么协调,多么漂亮,多么有生气。)  7.小结:大兴安岭的岭温柔,林美丽,花鲜艳,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字里行间洋溢着喜爱与赞美之情,让我们怀着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与赞美,再读这段课文。  四、讲读第三段  1.自读第三段,思考:  ①为什么到了林场,“我”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

8、厚了?  ②如何理解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2.讨论、交流。  ①因为在林场看到“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山林中已经有了不少市镇,人们在愉快地劳动,一是伐木、栽树,一是进行科学研究,使林海得到了综合利用。人们的生产、生活同兴安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