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157163
大小:8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14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瀑布》教学设计 沪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瀑布》教学设计沪教版教学内容瀑布主备人 教师批注教材解读《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A类:1、帮助学生会认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瀑布、重叠、涌上、岸滩、衬着”等词语。2、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B类: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背诵课文4、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体会比喻写法的好处。C类5、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
2、思想感情。6、通过搜集材料,了解瀑布的更多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预习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诗歌的节奏、韵律。2、自主学习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并给它们注音并各组两个词语。积累文中的好词写在“词语花篮”里。3、搜集有关瀑布的资料(文字或图片)4、想一想诗歌诗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瀑布的?5、提出你不懂的问题。6、找出诗歌中的比喻句,想象并体会瀑布美在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累计课时第节教学板块学生活动一、课前预习,情况反馈 整体感知课文,预习检查(一)导入。 导语:同学们,伟大的诗人李白为我们写了一首有关瀑布的诗,还记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
3、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诗——瀑布。(板书课题:1、瀑布)你们谁看见过瀑布?也可通过搜集的资料说说你对瀑布的认识谁能简单介绍一下瀑布?(瀑布就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从远处看好像白布一样,发出的声音很大,景色很美。)二,初读诗歌,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教师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情。2、学生在小组内自学生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师生齐背《望庐山瀑布》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小组汇报。自由读课文,3、字词检测。教师重点指导难写字和易错字。①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识记情况,正音②理解“重叠、涌上、岸滩、衬着”等词语。③重点指导“瀑、叠、涌、衬”等字的书写。三、再读课文,梳理脉络想一想诗歌诗按
4、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瀑布的?分别都写了瀑布的哪些特点?小组内开火车方式学习生字,交流难写字和易错字。参与小组讨论。学生朗读讨论汇报第二板块:提炼问题,明确任务质疑问难,提炼问题。(落实预习4)学生提出在预习中不懂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整理学生的问题,梳理出下节课教学重点内容。教学过程第二课时累计课时第节教学板块学生活动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学会了生字、生词知道了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瀑布的。)(二)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思考:这小节主要写了瀑布
5、的什么特点? 2.说一说:瀑布的声音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联系文章小组讨论解答,说说自己的体会。 教师先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一节给我们的感觉是瀑布的声音很大,瀑布很壮观。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瀑布声音的响亮。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重点词句中去理解。 (1)“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说明瀑布声音一定很响 (2)“叠叠”“涌”叠叠就是一层又一层,前浪未平。后浪又紧跟着涌上来,后浪推前浪。瀑布的声音就像浪涛翻滚
6、时发出的巨响。复习汇报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 (3)“阵阵”“吹” 风吹过松林时,会发出“轰……轰……”的响声。瀑布从上落下来冲击岩石,跌进潭里,发出的就是像松涛一样的吼声。(板书:阵阵) 通过声音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3.指导朗读 (1)投影片出示第一节停顿和重音提示: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三)总结学法。 师生共同总结出第一小节的学法: 1.读这小节,了解这小节的主要内容。 2.再读,抓住重点词句读出自己的体会。
7、 3.有感情朗读这一节。 过渡:听着瀑布的声音,我们随着诗人转过山路瀑布就出现在了眼前。瀑布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按照刚才学习自学第二、三小节。学生代表朗读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四)自学二、三小节 1.让学生按上述学法自学二、三小节(1)自由读2、3小节,想想:这两个小节各写了什么? (2)默读两小节,思考:看到瀑布之后,瀑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三个比喻句) (3)怎么读才能表现出瀑布的特点? 学生交流汇报学生朗读全班感情朗读五、归纳总结,拓展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