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145631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2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西风胡杨 1教案 语文S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西风胡杨1教案语文S版教材简析《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他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学生感受云南丽江的奇特风貌以及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
2、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有关资料。 2.按课后思考题以及“指南针”的要求,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看胡杨的图片(录像),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谈谈胡杨有什么特点。二、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自由朗
3、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不会读的请教同学,难度的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独生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谈对胡杨的印象。四、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一)理解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学习1、2、3、4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的有关段落。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1)从第一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美而又最古老的树,它生长在塔里木。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一亿三千万年前、百分之九十九、三千八百平方千米)
4、 (2)从第二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坚忍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深达二十米、零上四十摄氏度、零下四十摄氏度)和词句:穿透去寻深深植根不怕……不怕…… (3)从第三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无私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词语:屏障芸芸众生句子:它们……让给……,让给……,让给……而将……留给…… (4)从第四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悲壮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句子:①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②它们生前……死后…… 3.引导学生理解写法。 (二)理解胡杨的过去和现在。(学
5、习5、6自然段)。 1.指名朗读5、6自然段。 2.胡杨的过去怎样? 3.胡杨的现在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胡杨也有哭的时候……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 1.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 2.现在的胡杨怎样?二、继续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理解我的希望和信心(学习7、8自然段)。 1.我祈求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我站在……哪怕就三天)。 2.我坚信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胡杨的精神还在……将被激励)。三、总结全文,体会写法。四、拓展附送:西风胡杨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西
6、风胡杨2教案语文S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4.辅导学生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15个字;5.帮助学生学会质疑。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深情的爱。难点:理解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课前准备:1.阅读课后“指南针”,在“指南针”指导下进行质疑;2.阅读课后“学习链接”,查找有关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
7、等资料,搜集胡杨林的一些照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大家翻到课文第42页,看这两幅照片,仔细观察以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把图上的意思说出来。同学们,这些都是胡杨留给我们的初步印象。这就是还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的胡杨,它们同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树一样,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的古老树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胡杨的文章。齐读课题《西风胡杨》2.大家预习课文后,请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习链接”向我们介绍了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读“学习链接”。2.学法指导:学习第46页“指南针”,学会质疑。读书时能够多问几个为
8、什么,是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表现,对我们深入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3.学习小组自主学习,其学习目标是:弄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