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史家绝唱无韵离骚浅析《史记》的思想内容

35史家绝唱无韵离骚浅析《史记》的思想内容

ID:46955953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2-01

35史家绝唱无韵离骚浅析《史记》的思想内容_第1页
35史家绝唱无韵离骚浅析《史记》的思想内容_第2页
35史家绝唱无韵离骚浅析《史记》的思想内容_第3页
35史家绝唱无韵离骚浅析《史记》的思想内容_第4页
35史家绝唱无韵离骚浅析《史记》的思想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35史家绝唱无韵离骚浅析《史记》的思想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5史家绝唱,无韵离骚——浅谈《史记》的思想内容01《史记》的体例《史记》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计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是全书的纲,它以王朝和帝王的更替为线索,按年代记载各个时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世家记载有爵位土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列传是各种人物传记。书分门别类地记载典章制度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具有专门史的性质。《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记载历史的先例。同时,他把政治、

2、经济、文化、法律、军事、道德、宗教、民族、天文、地理、学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都包容在《史记》一书之中,极大地开拓了历史学的研究范围。《史记》之后,我国历代的正史基本上都沿用了司马迁开创的体例。宋代郑樵在《通志》中说:《史记》“使百代之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廿二史札记》中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这都说明,司马迁的史记的写法甚至成了学术规范。02《史记》的思想内容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目的学

3、习参考.....进行《史记》的创作。他在《史记》中绝不是单纯地记录历史,而是通过这些史实,表达自己对历史、社会与人生的看法,寄托着自己的理想。而且司马迁不仅仅是史学家,文学家,同时呢,也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这样就使得史记里面融入了,很多深刻而精辟的思想见解。司马迁的思想总体来看是受儒家的影响很深,他非常推崇孔子,但是呢,他又广泛的融汇吸收了其它各家学派的思想和学说,而且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他的思想,并不是一家一派的思想学说所能容纳的,他自己要成一家之言。所以,《史记》就多方面的

4、记录了体现了司马迁的思想见解,它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非常广泛的。一个是进步的历史观,再一个是史记的实录精神。一部历史著作,它总是要表现作者他对于历史的算法,司马迁写《史记》就更是这样,司马迁的史观有这么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02.01,司马迁在考察历史发展原因的时候,非常重视人的作用。他认为社会的变动,事业的成败,完全取决于人,而不是取决于天。《楚元王世家》中说: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使楚王戊毋刑申公,遵其言,赵任防与先生,岂有篡杀之谋,为天下僇哉?贤人乎,贤人乎!

5、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甚矣,“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学习参考.....,诚哉是言也!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同时,并对刘邦做了总结。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在《项羽本纪》中,太史公曰:成

6、败在人不在天。这深刻指出项羽的失败是由于他自身的过失造成的,认为成败在人不在天。02.02他在考察历史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视经济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货殖列传》中,他讲了很多经济问题,既讲了那些善于经营的大商人,在这篇文章中,他就指出追求物质财富,满足生活欲望是人的本性。“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他说,追求富,这是人的情性,不用学就都会。都有这种欲望。就在这篇作品里,他还指出,正是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刺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社会的生产和交换。他又具体的分析了中国不同地区的特物特产,然后指出这

7、些大致的情况。夫山西饶材、竹、旄、学习参考.....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司马迁认为,这就是事物

8、的客观规律。司马迁这种思想应该说是很深刻的,他看到经济活动是受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欲望所驱使的,而且经济活动中有一种自发调节的作用,这种自发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人们的物质精神需要,就使得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司马迁在《平准书》中就是专门讲经济问题,他用经济的发展来说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禹贡九州,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纳职焉。汤武承弊易变,使民不倦,各兢兢所以为治,而稍陵迟衰微。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