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929942
大小:3.30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11-30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论和第一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然辩证法概论wwx8438@126.com课程、教学与考试1.课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共同组成本学期的硕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法概论15学时,每周3学时,后5周上完。2.教学:时间紧张,主要采用老师主讲和同学分组登台演讲的方式,希望前半学期未参加演讲的同学们认真准备。分工合作,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论说。3、考试:考试范围:课后思考题;占总成绩30%。偶尔点名,三次不到无成绩;请假条要课前给。研究生处统一安排考试时间。闭卷;两门课1张考卷,100分。教学与考试根据学校要求,总共授课20课时,课外实践10课时。考试为最后随堂开卷考(2课时),满分为100
2、分,有简答题和论述题(含辨析和材料分析题)以及开放性题目,占总成绩70%。实践教学要求每人交1份实践报告>=2000字,自己选题,把它与课堂演讲结合起来,稿纸手写。每个专业选1个题目演讲,有演讲选题和课后思考题供大家选择。考勤+实践报告+演讲表现占30%。主要参考书目《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著,于光远等译编,人民出版社,1984。《自然科技社会与辩证法》,许为民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科学技术哲学导论》,刘大椿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学术期刊:《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哲学
3、》。绪论一、自然辩证法是什么?1.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2.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1.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上,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
4、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3.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一个中间环节,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4、自然辩证法与其邻近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有不同的学科性质和定位,但在研究领域、方法和目标等方面相互联系和交叉。三、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一个完整的科学学说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是其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四、自然辩证法的历史
5、发展1.创立于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资本论》等、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列宁《唯批》《哲学笔记》等都有贡献。2.中国在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于光远、钱学森、龚育之等。3.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当代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四、自然辩证法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意义功用论:有用?无用?考试论:不过别毕业?素质论:改善人的知识结构;——综合论:1.把握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全球趋势,认识各个学科领域的内在联系。2.认识客观自然界存在与演化的辩证规律,理解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关系。3.掌握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方法,提高科技创新的思维
6、和实践能力。4.理解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5.加深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提高人的素质。6.学习和理解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哲学是科学之母。——爱因斯坦关心哲学的每一位现代科学家,特别是每一位理论物理学家,都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要是对哲学文献没有充分的知识,他的工作就会是无效的。——玻尔相信只有一种真理而且自己掌握着这个真理,这是世界上一切罪恶的最深刻的根源。——M·波恩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
7、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爱因斯坦培养人文精神,始终把人的完善和发展、人的自由和幸福放到科学技术事业的第一位。一切有利于人的完善和发展、人的自由和幸福的科学技术都是好的、善的,是应该大力推进的;否则就应该拒绝、反对和抵制。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与我国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和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为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促进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