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结构图及等效变换梅森公式

系统结构图及等效变换梅森公式

ID:46918692

大小:2.60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11-30

系统结构图及等效变换梅森公式_第1页
系统结构图及等效变换梅森公式_第2页
系统结构图及等效变换梅森公式_第3页
系统结构图及等效变换梅森公式_第4页
系统结构图及等效变换梅森公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系统结构图及等效变换梅森公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动控制理论一、建立动态结构图的一般方法二、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与化简动态结构图是系统数学模型的另一种形式,它表示出系统中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及信号的传递过程。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第四节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一、建立动态结构图的一般方法设一RC电路如图:初始微分方程组ur=Ri+ucduci=dtc取拉氏变换:Ur(s)=RI(s)+Uc(s)I(s)=CSUc(s)+-uruc+-CiR=I(s)RUr(s)–Uc(s)Ur(s)1R-I(s)Uc(s)I(s)Uc(s)1CS表示为:组合为:

2、Uc(s)1CS以电流作为输出:Ur(s)1R-I(s)Uc(s)1CSUc(s)=I(s)·1CS系统动态结构图由四种基本符号构成:信号线综合点方框引出点系统动态结构图将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用结构图表示出来,将结构图简化,可方便地求出任意两变量之间的传递函数。第四节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绘制动态结构图的一般步骤:(1)确定系统中各元件或环节的传递函数。(2)绘出各环节的方框,方框中标出其传递函数、输入量和输出量。(3)根据信号在系统中的流向,依次将各方框连接起来。第四节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i1i

3、2+-urC1uc+-C2R1R2例画出图所示电路的动态结构图。解:1R1I1(s)_1C1S1R21C2SUr(s)UC(s)I2(s)__U1(s)U1(s)I2(s)UC(s)U1(s)i1-i2第四节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二、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与化简系统的动态结构图直观地反映了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将复杂的动态结构图进行化简可求出传递函数。1.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等效变换:被变换部分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在变换前后保持不变。第四节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C1(s)(1)串联

4、两个环节串联的等效变换:R(s)C(s)G2(s)G1(s)C(s)G1(s)G2(s)R(s)C(s)=G1(s)G2(s)G(s)=等效n个环节串联ni=1G(s)=ΠGi(s)C1(s)=R(s)G1(s)C(s)=C1(s)G2(s)=R(s)G(s)1G2(s)R(s)G1(s)C(s)G2(s)F(s)不是串联!R(s)G1(s)C(s)G2(s)C1(s)也不是串联!第四节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R(s)C(s)=G1(s)+G2(s)G(s)=(2)并联两个环节的并联等效变换:G1(s)+G

5、2(s)R(s)C(s)++G2(s)R(s)C(s)G1(s)等效C1(s)=R(s)G1(s)C1(s)C2(s)=R(s)G2(s)C2(s)C(s)=C1(s)+C2(s)=R(s)G1(s)+R(s)G2(s)n个环节的并联Σni=1G(s)=Gi(s)第四节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E(s)=R(s)B(s)+–=R(s)E(s)G(s)H(s)+–1±G(s)H(s)R(s)E(s)=(3)反馈连接G(s)1±G(s)H(s)C(s)R(s)G(s)C(s)H(s)R(s)E(s)B(s)±环节

6、的反馈连接等效变换:根据框图得:等效R(s)C(s)1±G(s)H(s)G(s)=C(s)=E(s)G(s)第四节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4)综合点和引出点的移动1)综合点之间或引出点之间的位置交换引出点之间的交换:b综合点之间交换:bccbaaaa±aa±b±c±a±c±b不改变数学关系不改变数学关系aa综合点与引出点之间不能交换!第四节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2)综合点相对方框的移动前移:R(s)C(s)G(s)±F(s)R(s)G(s)C(s)±F(s)G(s)C(s)±F(s)±C(s)F(s

7、)1G(s)C(s)=R(s)G(s)±F(s)数学关系不变!后移:F(s)R(s)G(s)C(s)±C(s)=[R(s)±F(s)]G(s)F(s)R(s)G(s)C(s)±F(s)G(s)C(s)±C(s)G(s)G(s)第四节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3)引出点相对方框的移动C(s)R(s)C(s)G(s)前移:G(s)C(s)R(s)C(s)G(s)C(s)C(s)R(s)R(s)C(s)G(s)后移:R(s)R(s)C(s)G(s)R(s)R(s)G(s)1被移动的支路中串入适当的传递函数。第四节控

8、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G1(s)G2(s)G3(s)H(s)__+R(s)C(s)a移动a_G2(s)H(s)例化简系统的结构图,求传递函数。先移动引出点和综合点,消除交叉连接,再进行等效变换,最后求得系统的传递函数。解:交换比较点G2(s)G1G2G3G2H+--R(s)C(s)G1G2+G31+G2H1等效变换后系统的结构图:G1G2+G311+G2H-R(s)C(s)R(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