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97849
大小:297.00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9-11-29
《生活与哲学全册复习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综合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线索】近几年高考中,本单元一直是考查重点。其中,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事物发展的趋势、途径和状态)、矛盾的观点(两分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备受关注。从考查的题型看,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几乎覆盖了所有题型。从能力要求上看,着重考查对哲学基本观点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能力,能力要求较高。因而在复习中要注意多题型、多角度去思考和把握课本的基础知识点,并着重于理解和运用,特别要注意对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线索】名言、俗语的辨析和时政知识的结合与渗透。就考查的热点问题来看,要关注
2、:联系的观点要继续关注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循环经济、节约能源、经济全球化等热点;发展的观点则要特别注意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等时政问题;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则要注意科技的自主创新、创造性思维、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热点;矛盾观则贯穿于时政问题中,作为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理所当然的考查重点。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考点分布】一、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3、联系的普遍性4、联系的客观性5、联系的多样性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考点分布】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7、系统
3、优化方法四、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8、发展的概念9、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10、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考点分布】五、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7.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2、联系的普遍性(1)含义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提示】“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4、因为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2)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3、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提示】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贯彻了唯物论思想。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2)表现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它们都是客观的。区别自在事物的联系:人类产生前就存在的自然物本身固有的种种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人类实践建立起来的种种联系。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
5、为基础,是自在事物的潜在联系的显化和实现。【疑点】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1)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2)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才能形成;(3)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3)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拓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联系的客观性一方面,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随意创造事物的联系。另一方面,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
6、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互联网络等。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4、联系的多样性(1)含义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2)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3)方法论要求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尤其是把握事物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5、联系的多样性之二:条件的多样性。(1)含义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诸要素的总和。一切事物都处在联系中,因此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7、都是有条件的。联系的多样性与条件的多样性密切相关。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2)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拓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事物的条件一方面,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