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55338
大小:6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28
《毛奇龄的《大学》思想体系及相关问题析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毛奇齡的《大學》思想體系及相關問題析探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班賴芳暉<=.刖百:《大學》原是《禮記》第四十二篇,然而相較於此,《大學》被朱熹收爲《四書》之一的特殊地位,更使得它被廣泛的閱讀及硏習,因此我們現在硏習《大學》不能脫離朱熹所奠定下的《大學》學不談。然而隨朱熹《人學章句》所帶來的問題相當多,舉凡作者、改本、內容的詮釋等等都曾被學者廣泛的討論,《大學》的資料因此而豐富,各家的義理思想也常在對《大學》的討論中有所的表現。本文便在這樣在這樣的前提下討論毛奇齡的《大學》學的架構。毛奇齡關於《大學》的硏究'主要見於《大學證文
2、》、《大學知本圖說》、《大學問》以及《逸講箋》等著作中。《大學證文》、《大學知本圖說》是毛奇齡的《大學》硏究成果最直接的表現,本文便以此二書爲主要對材料。至於《大學問》,是答弟子邵廷采關於《大學》之問所集結而成,文體以問答爲主,《逸講箋》是則是毛奇齡的弟子集結他的學說而成札記'其屮第三卷〈大學辨業辨〉,主要是針對李琳的《大學辨業》提出批評。李堆本爲顏元門人,有一段時間轉向毛奇齡問學;但是後來作《大學辨業》卻與毛奇齡的見解相左,重主顏元之學,毛、李的關係也因此疏遠。在〈大學辨業辨〉屮載錄了毛奇齡對功利主義的看法,其中反映
3、了清儒漸漸脫離宋明儒所建構的理學、心學,轉而關注存在的現實面、具體面的趨勢。此二書雖有硏究之價値,但與毛奇齡《大學》學的架構關係較爲疏遠,故本文暫不作討論。—、《大學證文》裡的版本考據及古本《大學》之確認《大學證文》四卷乃專考究《大學》版本之作,全書內容主要是著錄當時行世的《大學》版本,對其章節的不同、內文的改動加以對比考察,並於各版原文間,雜錄其他學者相關的說法。毛奇齡之所以要將當時《大學》之版本加以考察著錄的原因乃是自二程懷疑《大學》經文有所缺漏或錯簡之後,朱熹更以己意加以增刪移易,區分章節,此風一行,學者紛紛效法
4、,各以一己之意見對《大學》加以調整'使得其版本紛雜,學者莫衷一是。毛奇齡說:《大學》無古文、今文之殊,其所傳文亦無石經本、註疏本之異。自西漢傳《禮記》四十九篇中有《大學》、《中庸》二書竝著為經,而其時復有以《大沢《中》二書并《論語》、《孟子》稱「小經」者,析二書於《記》,為之單行,因别有《大學》《中庸》之目,歴漢、晉、隋唐以及於宋,未有異也。(《大學證文》卷一,頁一)他認爲《大學》無今、古文之分,也沒有所謂的「石經本」、「註疏本」之異。西漢時《大學》、《屮庸》兩篇已從《禮記》四十九篇中被抽出單行,且與《論語》、《孟子》
5、並稱爲「小經」「可見《大學》單行很早,並不是到了宋代才受重視。但是程明道、程伊川兄弟,疑《大學》中引經處參差不一,所以各自爲之移易修正。其後的朱熹更分別經傳,遷徙顛倒I,隨意t曾刪。此一版本竟成爲元、明兩代科舉考試的標準本'毛奇齡感嘆道:「於是朱子有《大學》,五經無《大學》矣!」他認爲正是因爲這樣,使得原本的《大學》被忽略,士子僅知有「朱本」,而不知「舊本」。少數知舊本者,也紛紛仿效朱熹,疑《大學》原文有所疏漏,各依其意而修訂移易,甚至出現了僞造石經古本的《大學》,使得《大學》的版本變的複雜,原貌盡失。爲了釐清《大學》
6、之版本,毛奇齡按版本由來及時間先後,收錄了:(一)註疏本《大學》、(二)漢始平石經本、(三)魏正始石經本、(四)明道程子改本、(五)伊川程子改本、(六)朱子改本;並於後附列王魯齋(柏)、蔡虛齋、季彭山(平)、高景逸(攀龍)、2葛Hl己瞻(寅亮)等人改本之異同處?。他認爲《禮記》中的第四十二篇《大學》就是最原始的版本,也應是最正確的版本,而這個版本的《大學》原文見於《十三經註疏》中的鄭玄註,°因此稱之爲「註疏本」《大學》。此註疏本《大學》就是王陽明於明嘉靖年間所刊刻的「古本大學」。自從朱熹改本後此古本就鮮爲人所重,直到王
7、陽明重新刊刻,此版本才又風行於世。至於「石經本」乃東漢熹平四年時,由蔡邕正定經文,刻諸經於石碑上,名曰「熹平石經」。到了魏正始年間邯鄆、鍾會等主事據「熹平石經」將字體加以改變,另外豎立石碑於舊碑之西,名之曰「正始石經」。這批石經後來漸漸淪沒,到了唐貞觀年間'才又擬議重刻石經'爲「大唐石經」;天寶年間欲刻《九經》;1關於「小經」或《大學》單行的經過、作者等問題'有許多學者反駁毛奇齡的說法。相關内容可見(清)全祖望《籍埼亭集•外篇》〈答杭堇浦辨毛西河述石經原委帖〉、近人岑溢成《大學義理疏解•導論》,另外近人陳逢源《毛西河四
8、書學之硏究》中亦有相關討論可以參考,因不是本文所關切的重點'故不加討論。2據毛奇齡言,高攀龍原以王陽明之古本《大學》授人,後見崔後渠(銚)改本而信之,遂重闡其說於書院。人不知有崔氏本'而稱口「高氏改本」'毛奇齡於此亦稱「高攀龍改本」。3實則《大學證文》錄及全文的僅註疏本、魏正始石經本(此爲改本)、明道改本、伊川改本以及朱熹改本。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