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绘画风格成因浅论

郑板桥绘画风格成因浅论

ID:46844632

大小:6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8

郑板桥绘画风格成因浅论_第1页
郑板桥绘画风格成因浅论_第2页
郑板桥绘画风格成因浅论_第3页
郑板桥绘画风格成因浅论_第4页
郑板桥绘画风格成因浅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郑板桥绘画风格成因浅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郑板桥绘画风格成因浅论【摘要】通过结合清代文人画家郑板桥绘画艺术上的成就,借鉴于前人的研究,与元、明墨竹画家绘画作品风格的对比,从风格形成的主客观两方面,既郑板桥的个性气质、学养,所处时代、区域、民族,研究板桥风格的形成。艺术特色上,在与元、明画家竹石画的对比中,研究竹在板桥绘画中的重要性,石头画法的创新性;风格形成的主观原因上,从生活的曲折和强烈的情感方面去分析他的被扭曲的心理必然性。【关键词】文人画家;主客观;对比;创新;心理导言郑板桥是我国清代杰出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以竹石为主,诗书画结合,他的诗

2、与画面巧妙的结合,冇限的画面喻出广大的社会现象。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着许多学者,傅抱石、杨建侯等都对郑板桥作过专门的研究,他的竹兀傲清劲的风格成为墨竹的典范。借鉴前人的研究,从他独特的艺术思想及艺术特色入手,分析他风格的成因。第一章郑板桥的艺术思想及艺术特色一、郑板桥的艺术思想郑板桥学画从生活入手,强调师法自然。“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Z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根,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口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凌乱

3、,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口光、月影中耳。”他受石涛的影响非常多,在另一幅题跋“石涛画竹好野战,略无纪律,而纪律自在其中。燮为江君颖长作此大幅,极力仿之,横涂竖抹,要自笔笔在法屮,未能一笔喻于法外,其矣石公之不可也。功夫气候潜差一点不得。”我们可以看到,他反对复古,要求革新,又注重“功夫气候”。郑板桥对师法古人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郑所南、陈古白两先生善画兰竹,燮未尝学之;徐文长、高且园两先生不甚画兰竹,而燮时时学之弗辍,盖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也。文长、•且园才横而笔豪,而燮

4、亦冇倔强不训之气,所以不谋而合不是人人都要学,也不是每个人的观点都是适合自己的,应该“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诗曰: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就像我们现在说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郑板桥而言,学习就要学古人的精髓,学好的思想,主张“冗繁削尽留清瘦”,“学者当自树旗帜”,全学则会重复别人的思想,是没有意义的。他看不起低劣的品质,“若王摩诘赵子昂辈,不过唐宋间两画师耳。试看其生平诗文,何尝一句道着民间痛痒?”“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

5、安享人也不关心人民,追逐利欲,人品就不高,也就画不出高的画品。由于他这样的艺术思想,与清统治思想格格不入,终究会离开官场,也终究会走向“异端”。郑板桥有一段最精辟的话,说出了他画竹是通过感情的提炼对自然的表达,也说明了他极高的艺术成就:“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口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板桥的竹,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在“

6、似与不似之间”。二、诗书画融为一体郑板桥的绘画风格最有特点的,当属诗、书、画的结合。他Z所以结合得好,要从他对书法与绘画的有机结合的理解來说了。“与可画竹,鲁直不画竹,然观英书法网非竹也。瘦而腴,秀而拔,欹侧而有准绳,转折而多断续。吾师乎!吾师乎!其吾竹之清瘗雅脱乎!书法冇行款,竹更要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浓淡;书法有疏密,竹更耍疏密。”在这一段题语中最后点明他是“以书Z美纽透入于画。”从书法中悟得画竹的道理。画有写的笔法,写有画的笔法,把书画的有机结合提到艺术理论的高度來说明。就如蒋士铃対板桥的赞

7、美:“板桥作字如写兰,波傑奇石形翩翩,板桥写兰如写字,秀叶疏花见姿致。”而且将题跋完全的和画面结合起来,突破了前人在构图中只是将它题在四周用来点缀、平衡画面的作用。无论在石头上,还是在竹枝竹叶间,都能题跋。在板桥看来,题跋作为绘画素材的成员已经超过了“疑是图画”T,除了补充“画之不足”的作用外,也提升了题跋在画面中的地位,而且这种与竹、石创造性的结合,或似竹的投影,或“以字作石补其缺耳”,也提升了画面的趣味性。他的竹,兀傲清劲乂欣欣向荣;他的石头,“丑而雄,丑而秀”;他的字,“六分半书”自成一体。无论

8、是竹、是石、是字,它们的特点都既冷傲又有生趣,从整体性來说,既矛盾又统一,表现在他的画上一一傲竹、傲石、傲字,清劲而统一,自成一格。在反对革新的风气下,字画都能突破传统,逆流而上,表现出不屈的气节。三、竹与石在继承上的发展郑板桥的竹与石是他绘画艺术的代表,也是最具冇他个人风格的代表。竹的描绘出自山水画,受山水画的影响,从元朝到清代,以竹为主的画上,竹和石头的刻画都去不掉山水的影子。郑板桥突破了这些传统。在他的画面上,竹不但是板桥表达思想的寄托,亦是他表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