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缓解脑卒中后肌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缓解脑卒中后肌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ID:46844142

大小:6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缓解脑卒中后肌痉挛状态临床观察_第1页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缓解脑卒中后肌痉挛状态临床观察_第2页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缓解脑卒中后肌痉挛状态临床观察_第3页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缓解脑卒中后肌痉挛状态临床观察_第4页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缓解脑卒中后肌痉挛状态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缓解脑卒中后肌痉挛状态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缓解脑卒中后肌痉挛状态临床观察【关键词】脑卒中;肌痉挛;针灸疗法;康复训练脑卒中偏瘫的患者在恢复期多出现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动作迟缓、协调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因此,寻找有效的缓解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方法为当前临床重要课题之-。笔者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缓解脑卒中后肌痉挛状态,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事先制作的随机信封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男21例,女9例;年龄42〜75岁,平均65岁,平均病程62.5do对照组男20例,

2、女10例;年龄45〜78岁,平均68岁,平均病程58d0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痉挛程度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标准所有病例经临床和CT/MRI确诊为卒中并符合下述标准者可纳入本观察。①肌张力升高;②病程>;15d且<180d;③昏迷量表(GCS)评分$9分。1.3排除标准①有引起肌张力障碍的莫他原因及既往有运动功能障碍者;②合并严重的高血压、冠心病、重症糖尿病、肾功能障碍;③冇精神病史者。1.4中医诊断和辨证分型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

3、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执行。1.5观察指标与方法1.5.1痉挛程度的测定采用临床最常用的修改的Ashworth评分法[2]来评定痉挛程度,为统计方便采用计分法。0级:无肌张力增高,计0分;I级:肌张力稍有增高,受累部位在关节活动范围内被动屈曲或伸展时出现“卡住”和“突然释放”感,或在关节活动范伟I的最后出现最小的阻力,计1分;I+级:肌张力稍有增高,表现为轻微的卡住感,并口在剩余的关节活动范围内(1/2ROM)—直伴有最小阻力,计2分;II级:在大部分关节活动范围内肌张力明显增高,但受累部位被动活

4、动容易,计3分;III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活动困难,计4分;1/级:受累部位僵直于屈曲或伸展位,计5分。所有评定T作由同一医师进行。每次痉挛程度的测定做3次,取平均值,排除评定时的各种干扰因素。1.5.2日常牛活能力的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分级法[3]。1.6疗效标准痉挛程度用修改的Ashworth分级评定。上肢以肘关节,下肢以膝关节为观察对象。显效:两关节Ashworth评分Z和(下同)降低4级肌张力;有效:降低2级肌张力;好转:降低1级肌张力;无效:肌张力无改善。1.7治疗方法1.7.1对照组取穴及

5、刺法:①上肢取极泉、尺泽、大陵,直刺0.5〜0.8寸,行快速提插捻转泻法,不留针;肩體、曲池、外关、合谷直刺0.5-0.8寸,行提插捻转补法,留针30mine②下肢取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直刺0.5-1.0寸,行快速提插捻转泻法,不留针;膝关、阳陵泉、悬钟、丘墟直刺0.5〜0.8寸,行提插捻转补法,留针30mine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1.7.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康复训练。采用Babath方法,45min/次,1次/do具体内容为:①良肢位的摆放,使患者的肢体在床上置于抗痉挛体位,学会健侧、患侧交替卧位;

6、②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③翻身起坐;④坐位平衡;⑤由坐位到站立位的转移;⑥站位平衡;⑦重心转移;⑧患侧负重;⑨步行及上下楼梯训练;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2结果2.1治疗前后Ashworth痉挛评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痉挛程度均冇改善,治疗组更显著。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显效率(30.0%)高于对照组(1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o2组Z间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见表1。表1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05o2.2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B

7、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O.05);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见表2。表22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变化(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o3讨论针对偏瘫后的恢复过程,Brunnstrom[4]提出6阶段恢复理论,即中风后偏瘫者莫肢体的恢复经丿力了弛缓(无反射),轻度痉挛、出现联合反应,痉挛加剧、可随意引起协同动作,痉挛减弱及出现分离性运动、自主

8、性运动建立、运动接近正常的6个阶段。从第2阶段开始,肢体肌张力逐渐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甚至出现肌痉挛,此时上肢多处于屈肌痉挛,下肢多处于伸肌痉挛。治疗上应抑制痉挛,针刺取穴应避免加重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痉挛状态。笔者所采用的泻阴经、补阳经的针刺方法及所选穴位能够避免针刺诱发和加重肌痉挛,并冇一定的治疗作用。现代医学的康复训练通过各种技术来抑制痉挛模式,建立随意协调的、正常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